[实用新型]一种奶瓶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4355.3 | 申请日: | 201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元 |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A61J9/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 地址: | 322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保护套的奶瓶,特别地涉及带防烫手、防滑并防撞的保护套的奶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婴儿奶瓶有玻璃奶瓶和塑料奶瓶,玻璃奶瓶具有容易清洗、高温消毒安全性好的特点,但其材质容易碎裂。虽然塑料具有不容易碎裂及价廉的优点,市面上也不乏以塑料取代的奶瓶,但是由于婴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体质较弱,在每次使用过之后都必须经过高温消毒,塑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塑料并不适合作为奶瓶的材料。
传统玻璃奶瓶在表面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如果不小心受到撞击就非常容易碎裂,而且尖锐的玻璃碎片往往存在造成使用者割伤的潜在危险性。为了改善传统玻璃奶瓶容易碎裂的缺点,现有技术有公开用于玻璃奶瓶的“保护套”,其主要由一种具有伸缩弹性,且透明、无毒、无味的硅胶材料制成;该保护套为圆筒状,可套紧于瓶体外侧,用于防止从手中滑落。在商品使用过程中发现,保护套很容易从肩部上滑脱,因此在使用上存在着有待改善的地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奶瓶保护套易脱落,玻璃奶瓶不小心撞击地面导致碎裂的危险,提供一种不易滑落、使用安全的玻璃奶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奶瓶,包括瓶体、奶嘴和盖部,其特征在于瓶体外包裹有保护套,套设在瓶体外周,该保护套包括套设在瓶体颈肩部或紧邻颈肩部瓶体的上护套和套设在瓶体下底部的下护套,上护套为圆锥形,下护套由圆筒形和向瓶底中心方向包覆的圆环组成,下护套至少包裹瓶底1/3以上的面积。
所述上护套的内径由下至上渐小,手柄嵌入上护套两侧。
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通过一塑胶带连接,上护套、下护套塑、胶带一体制成。
所述上护套内壁沿圆周均布竖直凹槽。
所述该上护套和下护套的表面布置数个突出。
所述上护套和下护套由具有弹性和耐热性的材料制成。
所述下护套由从橡胶材料、乳胶材料和硅胶材料中选出的一种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奶瓶,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瓶体外包裹有保护套,下保护套对瓶底至少三分之一的包覆,对玻璃瓶体有效保护,即使玻璃瓶体破碎,保护套也是阻挡碎玻璃的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奶瓶,包括玻璃瓶体1、奶嘴2和盖部3,瓶体1外包裹有保护套,套设在瓶体外周。
该保护套由套设在瓶体颈肩部或紧邻颈肩部瓶体的上护套和套设在瓶体下底部的下护套组成。
上护套4为圆锥形,下护套5由圆筒形和向瓶底中心方向包覆的圆环6组成,下护套5占瓶底1/3的面积,瓶底包括奶瓶的弧形部分。
上护套4位于瓶体圆筒部分的内径由下至上渐小,手柄6嵌入上护套两侧。
上护套4内壁沿圆周均布竖直凹槽。这样可以有利于奶瓶的散热。
该上护套4和下护套5的表面布置数个突出,突起增加了摩擦力,手握保护套拿奶瓶时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中上护套和下护套由具有弹性和耐热性的材料制成。可以从橡胶材料、乳胶材料和硅胶材料中选出的一种材料制成。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葫芦形的瓶体,上护套5占瓶底1/2的面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元,未经王兴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4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