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结构的辊道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3732.1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芳;许连发;赵文学;任小双;任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2 | 分类号: | H02K17/12;H02K5/04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4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电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的辊道电机,主要用于单独拖动冶金工业的传送辊道,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YG系列辊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辊道电机)是JG2系列辊道电机更新换代产品,具有体积小,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并可配用变频器,通过变频实现调速使用和自动控制,并有助于节能。它的使用环境是在热轧辊道上使用,辊道电机与热轧辊道减速器及热轧辊道连接并传动动力,由于辊道需冷却处理,型辊道电机则长期在冷却水的喷淋环境下运转。例如:冶金企业热轧厂轧钢辊道,使用环境粉尘较大,特别是水蒸汽,辊道电机长期在冷却水喷淋环境下运转。每次检修电机时,打开端盖后,在线圈端部和定子内壁上,常有大量灰尘,水汽出现,仔细观察后发现,电机壳体与两端端盖结合面及定子引线出孔和接线盒上的电缆孔是灰尘,水蒸汽等进入的主要通道。粉尘,水蒸气的进入恶化了电动机的内环境,加大了转子的磨损,并使线圈散热不良;长期下去使线圈过早老化,甚至导致电机烧毁。因此,对于工作在粉尘较大场合的电动机,做好电机端盖密封及接线盒的密封很有必要。在冶金行业中,电机端面密封与出线口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结构简单,电机两端端盖与电机壳面结合为平面结合,密封不紧密;2)现有出线口空间相对于接线线缆太大,出线口不适应电缆密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结构的辊道电机,结构简单,密封安全可靠,无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电机使用寿命,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结构的辊道电机,包含电机端盖、O型圈、轴承、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匹配设置在电机定子内,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上的轴承匹配电机转子轴,在电机定子与电机端盖之间设有O型圈。
在O型圈处同时设有树脂密封胶与之配合。
电机定子两端与电机端盖的连接处都设有树脂密封胶和O型圈,O形密封圈是一种挤压型密封,挤压型密封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在密封接触面上造成接触压力,则不发生泄露。
电机端盖上的引线出口为螺纹型出口,引线出口设有内螺纹,还设有胶珠、垫圈、螺母及橡胶护套,胶珠、垫圈、橡胶护套及螺母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引线出口内,螺母的外螺纹与引线出口内螺纹连接;垫圈使胶珠轴向压缩,实现轴径向的密封;旋紧螺母使胶珠与橡胶护套将电机引线紧紧抱住,引线引入时涨大压珠使密封珠贴紧电缆,起到径向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型辊道电动机在粉尘、水蒸汽、湿度大的环境中使用时,系统密封性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同时减少了客户异议、提高了电机质量,提高了电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端盖1、12,O型圈3、10,轴承4、7电机转子5、电机定子6、引线出口8、螺母11、垫圈2、胶珠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实施例中,一种密封结构的辊道电机,包含电机端盖1和12、O型圈3和10、轴承4和7、电机转子5、电机定子6,电机转子匹配设置在电机定子内,电机定子两端设有电机端盖,电机端盖上的轴承匹配电机转子轴,在电机定子与电机端盖之间设有O型圈。在O型圈处同时设有树脂密封胶与之配合,电机定子两端与电机端盖的连接处都设有树脂密封胶和O型圈;电机端盖1上的引线出口为螺纹型出口,引线出口8设有内螺纹,还设有胶珠9、垫圈2、螺母11及橡胶护套,胶珠、垫圈、橡胶护套及螺母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引线出口内,螺母的外螺纹与引线出口内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具体的装配过程:电机定子6嵌线组装试验完好,电机转子5两端安装轴承,装入电机定子,然后将加工好O型圈槽的电机端盖端面均匀涂上密环氧树脂胶,装上O型圈,依次与电机定子与转子组装,电机端盖与电机定子用螺栓连接,按对角顺序进行紧固。依靠螺栓挤压使密封件O型圈发生弹性变形,在密封接触面上造成接触压力,防止端面泄露,保证端面密封。电机端盖引线出口由原来30×80矩形结构的出线口改为加装密封装置的螺纹型出口,电机引线由直径φ11.5mm×12孔引出,穿入护套中,在通过胶珠、铜垫圈、1-3M27×1.5铜螺母将引线护套锁紧,从而将引线固定密封。由于弹性作用,引线出口密封性能良好,挡住水蒸汽及灰尘等,起到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37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