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遮阳罩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3386.7 | 申请日: | 201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0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廖运武;陈旭东;韦兴民;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遮阳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中,爱护、保养汽车也逐渐引起用车族的重视,汽车遮阳罩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但现有绝大部分汽车遮阳罩的固定方式是利用地面作为支点,而有些城市地面为水泥面,无法将汽车遮阳罩有效安装固定,且大多汽车遮阳罩形体太大,不能折叠,不易拆装和携带。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377123Y,公告日2000年5月10日,公告了一种汽车遮阳罩,包括罩体和固定装置,罩体包括罩顶和围边,围边与罩顶的周边相连,固定装置与罩体连接,罩顶内还可以固定有隔热层和隔离条。它可防止阳光暴晒露天停放的汽车,使车内温度过高,过早老化。但他固定在车壳表面上,容易在装、拆过程中对车壳表面产生划痕或变形,且遮阳罩形体太大,不能折叠,不易拆装和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汽车遮阳罩,解决汽车遮阳罩在坚硬地面上无法有效安装固定;固定在车壳表面上,容易在装、拆过程中对车壳表面产生划痕或变形,且遮阳罩形体太大,不能折叠,不易拆装和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汽车遮阳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前罩体和后罩体,前罩体和后罩体均包括遮阳布、多个支撑架和固定装置,支撑架包括一根遮阳布固定杆和两根支撑杆,遮阳布固定杆两端各与一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两支撑杆另一端各与一固定装置旋转连接,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于两侧车轮钢圈处,多个支撑架呈伞状分布。汽车遮阳罩固定在车轮钢圈处,解决了汽车遮阳罩在坚硬地面上无法有效安装固定;固定在车壳表面上,容易在装、拆过程中对车壳表面产生划痕或变形的问题,且支撑杆与固定装置旋转连接,使用时,多个支撑架呈伞状分布,不用时,多个支撑架可以以两处铰链为中心折叠,方便遮阳罩拆装和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为拉马,包括旋柄、螺旋杆和拉爪,拉马与车轮钢圈卡接,支撑杆与螺旋杆末端铰接。采用拉马卡接,可牢固固定,且拆卸安装方便。使用时,调整拉爪位置,使拉爪挂钩于车轮钢圈环上,旋转旋柄使螺旋杆向内伸进,顶紧车轮钢圈中心,使拉爪紧紧卡住车轮钢圈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杆顶端与车轮钢圈接触处固定连接有一橡胶垫块。设有橡胶垫块可减小在装、拆过程中对车轮钢圈表面产生划痕或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罩体顶部连接处遮阳布固定杆设有连接卡扣。将前、后遮阳罩分别安装好后扣接,连成整体,将汽车车身整个覆盖,平时前、后遮阳罩可方便分开拆装和携带。
作为优选,所述遮阳布固定杆与地面平行,遮阳布固定杆与支撑杆垂直,遮阳布固定杆和支撑杆为圆管。遮阳布固定杆与地面平行,遮阳布固定杆与支撑杆垂直,可充分利用空间,刚好形成车身轮廓,与车身间隙小,将汽车车身刚好全部罩在遮阳罩内,且遮阳布固定杆和支撑杆为圆管,大大节省了材料并减轻了遮阳罩的重量,便于遮阳罩折叠后携带,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汽车遮阳罩固定在车轮钢圈处,可有效安装固定,且不对车壳表面产生划痕或变形;(2)汽车遮阳罩可折叠,拆装和携带方便;(3)遮阳布固定杆和支撑杆圆管,减轻了遮阳罩的重量,节省了材料;(4)遮阳布固定杆与地面平行,遮阳布固定杆与支撑杆垂直,刚好形成车身轮廓,与车身间隙小,充分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体,2、拉马,3、支撑杆,4、遮阳布固定杆,5、遮阳布,6、旋柄,7、螺旋杆,8、拉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3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汽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