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试线热亚胺化炉的热处理腔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93379.7 | 申请日: | 2010-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8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时利;王建跃;蒋京利;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日新高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0/02 | 分类号: | D01D10/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试线热 亚胺 热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酰亚胺纤维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属于中试线热亚胺化炉的热处理腔。
背景技术
中试线热亚胺化A炉专门设计应用于聚酰亚胺纤维材料在400℃以下进行热处理之用,窑炉设计充分考虑和理解聚酰亚胺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要求,尽可能满足其特殊要求。根据材料的制备工艺要求独立设计,分别采用远红外加热,以及远红外结合辅助循环风加热,内炉膛结构。
设备是用来对聚酰胺酸纤维进行热亚胺化处理,制备聚酰亚胺纤维材料的热处理炉,因此,炉腔内温度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本实用新型热亚胺化炉采用梯度升温热处理方式,克服了以往两段热炉技术温度控制不精确和不利于操作的缺点。
在热亚胺化过程中,考虑到聚酰亚胺纤维在高温下的热解现象,因此,热亚胺化的最高温度不应过高。另一方面,聚酰胺酸纤维在热亚胺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分,水分在高温下被迅速蒸发,纤维内部收缩产生了裂纹。处理温度越高,水分生成越迅速,聚合物收缩越剧烈,而交联程度也更大,因此越容易在纤维内部形成裂纹等缺陷。因此,聚酰胺酸纤维的热亚胺化是需要逐步进行的,采取阶梯式分段进行,即先低温后高温,有利于提高聚酰亚胺纤维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试线热亚胺化炉的热处理腔,温度控制采用进口单回路智能温控仪控制,具有控温精度高、温度稳定性高等特点,设备整体能耗较低,外型美观、整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中试线热亚胺化炉的热处理腔,包括筒形的炉体,炉体的内壁为内炉膛,内炉膛的内腔为热处理腔,内炉膛由支撑梁支托固定于炉体内,内炉膛内侧镶装有真空成型加热板,炉体中部开设有进风口,炉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端盖中开有出风口。
所述的炉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丝辊,纤维丝穿过内炉膛的内腔并由导丝辊缠绕带动。
本实用新型将纤维制品通过真空成型加热板四面加热,聚轻耐火结构砖作为支撑梁,组块式构成热工结构的主体,为确保炉膛温度的均匀性,温区不仅采用独立控制,而且在发热丝的布置上采用非均匀分布,同时采用辅助循环送风系统。
内炉膛采用耐热耐氧化不锈钢焊接成方型管,采取防变形处理,高温下不易变形、掉渣。为方便清洁内炉膛,间接的开设了四组可拆卸式清洁门。温度控制采用进口单回路智能温控仪控制,具有控温精度高、温度稳定性高等特点,设备整体能耗较低,外型美观、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中试线热亚胺化炉的热处理腔,包括筒形的炉体1,炉体1的内壁为内炉膛2,内炉膛2的内腔为热处理腔3,内炉膛由支撑梁4支托固定于炉体内,内炉膛内侧镶装有真空成型加热板5,炉体中部开设有进风口6,炉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盖7,端盖7中开有出风口8,炉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丝辊9,纤维丝10穿过内炉膛的内腔并由导丝辊9缠绕带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日新高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日新高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3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