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环成型冲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2849.8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5/00 | 分类号: | B21F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冲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环加工设备,特别涉及线环成型冲床。
背景技术
线环成型加工是将线缆穿进紧固件,通过锻压方式进行一次性永久紧固的作业方式。根据紧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紧固件,塑料紧固件等,塑料紧固件可通过虎钳等方式进行人工夹压进行成型,而金属紧固件由人工夹压则费时费力,特别是用于线材的紧固成型时,线材较软而不容易固定,手持时产生的成型误差也较大。
因此针对线环成型加工,需要一种易定型、省时省力、效率高的装置,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针对该需求的专门性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定型、省时省力、效率高线环成型冲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环成型冲床,包括用于配合挤压线材连接紧固件的成型模具、机架和提供挤压动力的传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具包括连接在所述传动装置输出轴上的上模座和位于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和电动机凸轮系统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在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用于预先夹紧线材的预夹紧装置,所述预夹紧装置包括上预压块和下预压块,所述上预压块和所述下预压块分别部分装设于上模座和下模座设有的盲孔中,所述盲孔与所述上预压块和下预压块之间还装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还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中还滑动装设有一用于给线材端头从紧固件中露出长度定尺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还加工有用于放置线材套圈的曲面凹槽。
优选的,所述线环成型冲床还设有检测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是否有遮挡物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动装置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传动装置控制模具挤压线环紧固件,易定型、省时省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环成型冲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环成型冲床下模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环成型冲床上模具和下模座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环成型冲床生产的产品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机架 2.气缸 21.气缸轴 3.上模座 31.上预压块 4.下模座41.曲面凹槽 42.滑块 421.手柄 43.滑槽 44.下预压块5.线材 51.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线环成型冲床,包括用于配合挤压线材5连接紧固件51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连接在传动装置输出轴上的上模座3和位于上模座3下方的下模座4、机架1和提供挤压动力的传动装置气缸2,上模座3和下模座4在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用于预先夹紧线材5的预夹紧装置,预夹紧装置包括上预压块31和下预压块44,上预压块31和下预压块44分别部分装设于上模座3和下模座4设有的盲孔中,盲孔与上预压块31和下预压块44之间还装设有弹簧。
下模座4还设有一滑槽43,滑槽43中还滑动装设有一用于给线材5端头从紧固件51中露出长度定尺的滑块42,下模座4上还加工有用于放置线材5套圈的曲面凹槽41。
工作原理是,将和需要加工线材5套圈的尺寸匹配的下模座4安装在机架1的工作面上,将与之对应的上模座3安装在气缸2的气缸轴21上,做好生产准备,如图4所示,将线材5按要求穿过紧固件51,然后将线材5圈成的套圈和紧固件51分别放置于曲面凹槽41和下模座4与上模座3对应的模槽中,用手握住手柄421向左推动滑块42,将线材5端头从紧固件51中露出长度推回到设定的统一长度,然后气缸2启动,气缸轴21带动上模座3向下运动,上预压块31和下预压块44因为凸出于上模座3好下模座4的工作面,因此先将线材夹持住,弹簧提供压力,这样可以防止线材5的扭动使固定件移位或翻转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气缸轴21带动上模座3继续向下运动,上模座3和下模座4将固定件51按照模具的设定压制成型,变形的固定件51将线材5锁紧固定,形成需要的线材套圈。
实施例2,
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提供挤压动力的传动装置是液压缸和电动机凸轮系统中的一种,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麦芽糖柚皮酥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光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