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式采煤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92832.2 | 申请日: | 2010-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宫再君;金泰珠;吴肇峰;苏延任;吴英华;韩军;雒方有;潘炳富;梁君华;牟洪海;司蕴虹;薛艳平;吴玉芹;林宝东;王希文;王建钢;相伟峰;樊一宁;姜艳华;谢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C35/06 | 分类号: | E21C35/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 地址: | 158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工作面使用的一种采煤机,属于采煤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煤炭资源的逐渐被开采,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提高薄煤层的开采效率,降低吨煤开采成本,同时提高作业安全系数,是各级煤矿的首要任务。现有的大多数薄煤层采煤机如图1所示,采煤机的机身1位于工作面运输机2的正上方,通过行走轮3与运输机2的销排4啮合使采煤机在销排4上往复行走,靠近煤壁侧则由支撑5支撑到运输机的槽帮6上。采煤机的截割部7也大部分在工作面运输机的正上方,通过铰轴与机身联接在一起,截割部上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带动螺旋滚筒8完成落煤和装煤作业。这种整机布置方式限制了采煤机的机面高度a不能太小,也就是限制了采煤机可采煤层的最低厚度b,因而就限制了采煤机的使用范围。即使采用高档普采代替综采勉强降低最低厚度,但作业安全系数大大降低。机身下面与工作面运输机中板之间的过煤高度c小,使得运输采下的煤的速度低,因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降低采煤机的机面高度亦即降低可采煤层的最低厚度和增大采煤机与运输机之间的过煤高度、拓宽采煤机的使用范围、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供了一种桥式采煤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解所述的桥式采煤机机身和过桥,机身布置在工作面运输机的靠近煤壁侧的侧端面上,过桥设置在运输机的正上方,过桥的下面与运输机的中板上面的空间是过煤空间,该空间的高度是过煤高度,过煤高度为30㎝~3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桥式采煤机的结构布置,实现了在降低采煤机的采高下限的同时增大了过煤高度,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是将采煤机的机身布置在工作面运输机煤壁侧,通过与机身固定联接的过桥及与过桥固定联接的行走机构与工作面运输机啮合使采煤机在运输机上往复行走。机身上牵引机构的第二级传动链为行星减速形式,末级减速为二级平行轴传动,整个传动链的最末一级位于行走机构上,这两级传动之间由位于过桥上的过轴传递扭矩。由于过桥上无大尺寸的机械传动链,因而可使过桥的局部尺寸缩小从而达到增大过煤高度,降低机面高度的目的,进而达到采煤机适用范围更广,生产效率更高的目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煤机适用于综采薄煤层工作面,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小,可达到0.85米,采煤机与运输机之间的过煤高度大,可达0.3米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采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桥式采煤机包括机身9和过桥11,机身9布置在工作面运输机10的靠近煤壁侧的侧端面上,过桥11设置在运输机10的正上方,过桥11的下面与运输机10的中板上面的空间是过煤空间,该空间的高度是过煤高度d,过煤高度d为30㎝~32cm。采煤机沿运输机10往复行走。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桥式采煤机可采煤层的高度最低可达0.85米,采煤机与运输机之间的过煤高度可达0.3米以上。
如图2所示,将采煤机的机身9布置在工作面运输机10的煤壁侧,在常规采煤机的原机身1(参见图1)所在位置上设计一个过桥11,过桥下面是过煤空间。这样的布置使机身9上的电机和齿轮传动不在运输机10的正上方,过桥11里没有大的机械传动和电机,过桥11下面的过煤高度d大大增加。同时,机身可降低位置布置,过桥11靠近采空侧的上面按工作面液压支架12的形状取形,增大了采煤机上面与液压支架下面之间的空隙e,即降低了采煤机与运输机配套后的机面高度f,亦即降低了采煤机可采煤层的最低高度g。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采煤机还包括牵引机构和行走机构21,所述牵引机构由第三级传动链的行星减速传动18、过轴22、第二级减速用平行轴传动总成19和第一级减速传动总成20构成,所述行走机构21安装在运输机10上,第一级减速传动总成20位于行走机构21上,第三级传动链18与第二级减速用平行轴传动总成19连接,二级减速用平行轴传动总成19通过过轴22与第一级减速传动总成20连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牵引机构的传动链设计将行星减速18布置在第三级减速上,牵引机构的末级减速传动为平行轴直齿传动,且有一级位于行走机构上。牵引机构与行走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通过位于过桥11上的过轴22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2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透明颜料颗粒
- 下一篇:制备氧化磷脂的改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