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退料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1720.5 | 申请日: | 2010-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惠建明;王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4 | 分类号: | 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模具的退料结构。
背景技术
冲模或压模或修边模的退料方法为:在下模板安装下模具的一面(即通常的上表面)上连接弹簧,在弹簧上连接退料板,当上模具与下模具合上时,退料板受到上模刀具的挤压下降,弹簧受到退料板的挤压而收缩,当上模具回升时,弹簧伸长,上推退料板,退料板上推至于其上的工料,从而实现退料动作。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301371.8,名称为《冲压模具》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此类退料结构,但此结构有如下不足,1、当下模具(如为冲压模即为冲子)的高度太小时,则弹簧的高度会比下模具的高度高,导致弹簧无法安装,2、如果下模板的两个刀模间的间隙太窄时,则两下刀模间的间隙会容纳不下弹簧。因此此类高度小的和刀模间的距离小的模具不能安装退料板,造成退料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安装在下模高度小的模具和下模刀具之间间隙狭窄的模具上的模具退料结构,解决了下模高度小的模具和下模刀具之间间隙狭窄的模具不能退料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模具退料结构,包括弹簧和设置于模具下模板上面的退料板,所述下模板上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孔,所述弹簧连接在所述下模板的下面,所述模具设有贯穿所述孔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退料板,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将弹簧安装在下模板的下表面,退料板和弹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这样在下模板的上表面就不需要有安装弹簧的空间,也即是说,弹簧的安装就不受下模具高度的限制,弹簧的安装也不会受下模刀具之间的间隙的限制,将退料板设计为与退料工件相匹配就可以完成退料,工作过程中,上模具的刀具向下切压工料时工料向下挤压退料板,退料板向下推连杆,连杆向下推压弹簧,弹簧收缩,上模具的刀具回升时,向下挤压弹簧的力小于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伸长,向上推连杆,连杆向上推退料板,退料板向上推置于其上的工料,从而完成退料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所述退料板为螺纹连接。安装与更换方便,且还能通过调节连杆拧入退料板的深度来小幅改变退料板到下模板的上表面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与所述弹簧通过压板连接。能使连杆挤压弹簧时的力量均衡。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通过托架套管与所述下模板连接,所述弹簧内置于所述托架套管。使弹簧与下模板之间的固定更加方便与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托架套管为圆柱形。与弹簧形状匹配,制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托架套管通过螺钉与所述下模板连接。安装更换维护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托架套管的下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接有螺母,所述连杆与所述螺母为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不能够从所述通孔穿过。通过螺母来调节退料板到下模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计为将弹簧安装在下模板的下表面,使下模高度小的模具和下模刀具之间间隙狭窄的模具也可以退料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上模配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17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闸管数字触发器
- 下一篇:一种油田抽油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