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瓷异形件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1487.0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宁;姚立纲;龚世代;黄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瓷异形件成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相关技术一般为电瓷异型件的生产大部分采用的是手工或者半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这样导致了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利于长久的加工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瓷异形件成型机,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传统人工压实工艺的存在的问题,推动电瓷压实成型设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装备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电瓷异形件成型机,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上、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设有位于下料箱下方的横向推料机构,所述下模具有用于接纳物料的凹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降低了生产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传统工艺压实存在的效率低、质量不均匀和可靠性差的问题,为电瓷制品行业提供更好更有竞争力的生产设备,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例,一种电瓷异形件成型机,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上模2和下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中部设有位于下料箱4下方的横向推料机构5,所述下模3具有用于接纳物料的凹腔6。
为了达到更好的成型效果,所述推料机构设置于上、下模之间的工作平台7,所述工作平台7设有冲模及进料通孔8,所述工作平台7的旁侧部上设置有横向往复运动的推料筛9。
所述推料机构经凸轮10和铰接在工作平台7上方的L型摆杆11和驱动连杆12带动推料筛9工作,所述L型摆杆11短杆一端经一胶轮13与凸轮10配合工作,所述L型摆杆11拐部铰接于工作平台7上,所述L型摆杆10长杆一端与驱动连杆12一端相铰接,所述驱动连杆12另一端与推料筛9的驱动端相铰接。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模2驱动机构,所述上模2驱动机构包括与上模横架14配合工作的纵向导轨15和用于带动上模2上端的连杆组件16和用于带动连杆组件16运动的摇臂17机构,所述连杆组件16包括两组纵向杆18和一根横向杆19相互铰接形成H型可变形杆件,摇臂17经与摇臂活动端相铰接的一横向杆19带动H型可变形杆件中部旁侧部铰接部以使两组纵向杆上端铰接在机架上、下端与上模横架14相铰接的H型可变形杆件带动上模上、下运行。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下模3驱动机构,所述下模3驱动机构包括与顶板20相连接的下模横架21和与横架21配合工作的纵向导轨15,所述下模3驱动机构经凸轮22和铰接在机架1上的L型摆杆23和驱动连杆24带动顶板工作,所述L型摆杆23短杆一端经一胶轮25与凸轮22配合工作,所述L型摆杆23拐部铰接于机架1上,所述L型摆杆23长杆一端与驱动连杆24一端相铰接,所述驱动连杆24另一端与顶板20的驱动端相铰接。
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电机26和与电机连接配合的减速箱27,所述上模2驱动机构通过皮带28与减速箱27连接配合工作,所述下模3驱动机构通过皮带28与减速箱连接的轴A和设置于轴A上的凸轮22配合驱动工作,所述推料机构5由皮带与轴B配合工作,所述轴B与轴A一端部各设有的锥齿轮29相配合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1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微粉的溢流分级装置
- 下一篇:硅晶棒切割粉的酸雾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