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循环烧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1180.0 | 申请日: | 201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7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戴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启云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循环 烧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循环烧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公知供用的家用热水壶,一个壶底,加热路线在水壶的外部,炉火浪费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循环烧水壶,在保温壳内、三个壶底,壶二底下大火筒,火筒内上下共拾根水管,其中上部位圆饼形周围四根,炉火入壶内,同步一十四循环加热,提高三大技术指标,快速、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循环烧水壶,包括水壶的壶体、手柄、提手、壶咀、壶盖外表面的保温壳,水壶内中部位壶一底,边沿与壶体连接,壶一底向下一公分处壶二底与壶体边沿连接,壶二底向下五公分壶三底与壶体下端连接,壶一底内的壶体周围分布间距相等,薄板凹形烟筒与壶体内的壶体连接,烟筒上端与壶体外上端周围烟气出口连接,下端与壶一底周围边弧形口连接连通炉火入口,下壶一底与壶二底之间间距形成的燃烧区,壶二底中央12公分周围圆孔边与壶二底下火筒12公分圆孔顶端边连接,火筒下端边与壶三底12公分圆孔边连接,火筒内下端分布水平间距相等六根扁形水管与火筒体连接连通水、火筒内上端圆饼形四根水管分布呈拾字形,各端与火筒体连接连通水,壶三底中央12公分圆凹形炉火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壶体、壶盖、手柄、壶咀、提手、外表保温壳阻止水壶加热时壶外低温吸热,加快热水速度,运用规律,调整水壶内结构,炉火从壶三底中央炉火入口,经火筒内向上进入壶一底与壶二底之间燃烧区入烟筒,从壶外顶部烟气出口排出烟气,实现同步一十四循环加热,快速、节能,环保,提高壶体热利用率、壶底与炉火接触面,燃料燃烧效率三大技术指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C剖视图
图中1.保温壳、2.壶体、3.弧形口、4.烟筒、5.炉火入口、6.烟气出口、7.壶 一底、8.壶二底、9.水管、10.火筒、11.炉火入口、12.燃烧区、13.连通管、14.壶咀、15.壶盖、16.手柄、17.壶口、18.壶三底、19.提手,20.叫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主图1中,保温壳(1)、壶体(2)、外观呈矮圆柱形、弧形口(3)、烟筒(4)、炉火入口(5)、烟气出口(6)、壶一底(7)、壶二底(8)、水管(9)、火筒(10)、炉火入口(11)、燃烧区(12)、连通管(13)、壶咀(14)、壶盖(15)、手柄(16)、壶口(17)、壶三底(18)、提手(19)、叫声器(20)。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保温壳(1)与壶体(2)、壶咀(14)、壶盖(15)、手柄(16)提手(19)的外表相连,烟筒(4)六个分布壶体(2)内的壶体(2)间距相等的周围,高五公分,宽四公分,凹形边零点四公分,各与壶体(2)连接,烟筒(4)上端与壶体(2)外顶端烟气出口(6)相连下端炉火入口(5)与壶一底(7)边弧形口(3)连接连通壶一底(7)与壶二底(8)之间间距形成的燃烧区(12),壶咀(14)与壶体(2)中部位连接,连通管(3)与壶一底(7)壶二底(8)边沿连接连通上下水,参看图1、图2。
图3所示实施例中,壶一底(7)与壶体(2)内中部连接,参看图1。壶一底(7)与壶二底(8)之间间距燃烧区(12),壶二底(7)中央向下火筒(10)顶端与壶二底(8)中央圆孔边连接通燃烧区(12),下端与壶三底(18)中央边沿连接连通炉火入口(11),参看图3。
图4所示实施例中,火筒(10)内下端扁形的水管(9)六根,呈水平,间距相等,各端与火筒(10)体连接连通水、火筒(10)内上端圆饼形四根水管,十字形,各水管(9)两端与火筒(10)连接连通循环水中,参看图4。
本实用新型循环烧水壶适用煤炉、液化气灶具上使用,水从壶口(17)入壶一底(7)壶内,经连通管(13)流入壶二底(8)与壶三底(18)之间的壶体内,入壶二底(8),壶三底(18)之间火筒(10)内各水管(9)形成水循环,加热时炉火从炉火入口(11)全部进入火筒(10)内下部位六根扁形水管(9)直射加热,同时,炉火从水管(9)之间间距侧射水管(9),直射火筒(10)内上部圆饼形四根水管(9),炉火又向上进入壶二底(8),与壶一底(7)之间间距燃烧区(12),壶一底(7),壶二底(8),同时,加热从各烟筒(4)下端炉火入口(5)入烟筒(4)加热传热壶内水中,烟筒(4)内最后的余热从烟气出口(6)排出,实现一十四同步循环加热,保温壳(1)阻止壶外低温吸热,同步加快热水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启云,未经戴启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1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拖布
- 下一篇: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血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