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印刷涂布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90933.6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峥雄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印刷 涂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印刷涂布机,尤其是印刷涂布机的供胶(墨)系统上的改进,属于节能减排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印刷包装行业迅速发展,复合机、涂布机等有机溶剂排放量越来越大,有机溶剂中甲苯等有致癌作用,其他苯类、酯类、酮类等有机溶剂对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且浪费资源。利用水性胶和水性墨可有效地减少有机溶剂的排量,但水的蒸发潜热比较大,造成挥发较慢,增加了设备的能耗,且影响印刷涂布速度。如何减少印刷、复合、涂布等有机溶剂和水的含量,提高固含量来节约能耗,且又保证油墨和胶水的流平性成为印刷包装行业一个研究课题。
现有UV油墨和光油,存在粘度较大,流平性不够高,难以直接用于凹版印刷。现有UV油墨和光油用于凹版印刷时须添加水和其他溶剂,这样会增加印刷和涂布的烘干能耗,增加有机溶剂还给环境带来污染,增加了产品的溶剂残余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而设计,尤其解决了UV油墨和光油粘度较大,流平性不够高,难以直接用于凹版印刷的难题,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印刷涂布机由收放料、印刷或涂布单元、供墨或供胶系统组成,其特征是:墨槽、胶槽、储墨桶、储胶桶、上胶辊、上墨辊都具有空腔结构,用其中流体来实现对胶水或油墨恒温和加热。
本实用新型根据油墨和胶水普遍存在着加热时粘度降低,流平性提高的规律性,将墨槽(或胶槽)、储墨桶(或储胶桶)、上胶辊、上墨辊加有加热和恒温控制功能,可使油墨、胶水、涂料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相对室温较高的温度,从而在保证流平性的前提下,提高油墨、胶水、涂料的固含量,进而减少了烘干箱的能耗。对于溶剂型油墨、胶水、涂料,这样不但节能,而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排放。
对于水性油墨、胶水、涂料,因为水的蒸发潜热较大,挥发较难,为达到烘干的目的,以往的方法是增大烘干功率和降低生产速度,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成本。根据不同的水性油墨、胶水、涂料,把其温度提高到相对室温较高的合适温度,混合物粘度降低了,这样可在保证流平性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固含量,从而节省了能耗。
现有UV油墨和光油,存在粘度较大,不能直接用于凹版印刷。现有UV油墨和光油用于凹版印刷时须添加水和其他溶剂,这样会增加印刷和涂布的烘干能耗,有机溶剂还给环境带来污染。墨槽、胶槽、储墨桶、储胶桶、上胶辊、上墨辊加热和恒温控制,可使油墨、光油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相对室温较高的温度,从而流平性得以提高,直接把UV油墨和光油用于凹版印刷和涂布,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墨槽、胶槽、储墨桶、储胶桶、上胶辊、上墨辊加热和恒温控制,把墨槽、胶槽、储墨桶、储胶桶壁、上胶辊、上墨辊做成双层结构,中间通入温度较恒定的热水或其他加热液体做传热介质,或水和其他液体传热介质中有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装在夹层或墨、胶里面,把温度传感器信号传给温度控制器,控制水和其他液体传热介质温度实现恒温控制。对于循环转动的上胶辊、上墨辊,在其一端或两头用旋转接头作为热水或其他传热介质的进出口。
上胶辊、上墨辊上面可加红外线加热器,通过红外线辐射加热来调节上胶辊、上墨辊温度,使其上面胶或墨处于较高温度,以增加胶或墨的流平性。
对于循环转动的上胶辊、上墨辊,在其一端或两头用旋转接头(7)作为热水或其他传热介质的进出口。
附图说明
图1为印刷涂布机胶槽(墨槽)或胶桶(墨桶)的示意图。
图2为印刷涂布机胶槽(墨槽)带上墨辊(上胶辊)的示意图
图中,1.水或其他液体进口,2.温度传感器,3.胶槽(墨槽)或胶桶(墨桶)的内层,4.水或其他液体出口,5.出水口胶槽(墨槽)或胶桶(墨桶)的外层,6.加热管,7.旋转接头,8.红外线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根据油墨和胶水普遍存在着加热时粘度降低,流平性提高的规律性,将墨槽(或胶槽)、储墨桶(或储胶桶)、上胶辊、上墨辊加有加热和恒温控制功能,可使油墨、胶水、涂料保持在一个合适的相对室温较高的温度,从而在保证流平性的前提下,提高油墨、胶水、涂料的固含量,进而减少了烘干箱的能耗。对于溶剂型油墨、胶水、涂料,这样不但节能,而且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峥雄,未经杨峥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