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随身碟的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90912.4 | 申请日: | 201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6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周裕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速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F21V3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随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一种USB随身碟的结构,尤指一种USB随身碟结合发光组件(LED)以增加其多功能特性与实用性的一种USB随身碟的结构。
背景技术
USB随身碟已是相当普遍的可携式储存装置,一般而言,USB随身碟具有一USB接头,以供插接至一般具有USB插槽的计算机主机、笔记型计算机及转接器中。
USB的英文全名为(Universal Serial Bus)通常称呼为通用串行端口,由七家电子科技大厂所共同研发与制定出来的规格。
USB为一种标准的连接接口,当USB接头与计算机连接时,计算机不必重新配置规划系统,更不用安装驱动硬件的驱动程序(Driver),计算机即可以有效的与外部连接的电子装置,如:行动电话、打印机、数字相机等沟通,并且,USB还具有统一接口、传输速度快、随插即用、热插拔等优点,改善了已有连接埠端的缺点,USB最多可以连接127个接口设备。USB已经是目前所非常广泛使用的连接接口了。其中,USB随身碟由于携带方便,存取档案快速,已经是很普遍使用的商品了。
然上述USB在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般的USB在使用时只是单纯的插置读取,非常的单调,并且无灯光做为作动提示或其它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SB随身碟的改良结构,解决一般的USB在使用时只是单纯的插置读取,非常的单调,并且无灯光作为工作提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壳体,壳体一端设有一插置端,该插置端与一收容于该壳体内的基板电性连接,而该基板于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嵌孔,并于邻近该嵌孔处设有复数个用于作为正、负极导通的第一导电部及至少一与该第一导电部之间形成有间隔、并用于导电导通的第二导电部,其所述第二导电部电性连接至少一发光组件,另外,该嵌孔上滑设有一导电开关,该导电开关穿出该壳体以供使用者拨动,且该导电开关于一面设有供电性接触导通的抵触部。
其中该壳体为透明、半透明或雾面其中之一;
其中该发光组件为LED或验钞灯其中之一;
其中该导电开关上进一步设有一止滑部。
当使用者将该壳体上的插置端插置于USB插置口上时,即由该插置端电性导通该壳体内的基板,以进行储存、读取等动作,同时也因此具有电力导通,进而对第一导电部导电,此时,使用者亦可将滑设于该嵌孔上的该导电开关拨动至第二导电部处,以利用该导电开关一面的抵触部与该第二导电部进行抵触,电力由第一导电部通过,同时由该第二导电部将电力引导至该发光组件,使该发光组件接受正、负极而发亮,或将该导电开关拨离该第二导电部使电力因第一导电部及第二导电部之间的间隔,使无法导通该发光组件,因此,该发光组件即会熄灭。由上述技术,可针对已有USB所存在的一般的USB于使用时只是单纯的插置读取,非常的单调,并且无灯光做为工作提示或其它功能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USB随身碟结合发光组件(LED)以增加其多功能特性与实用性的实用进步性。
该实用新型基板可于双面处分别设置发光组件,使用者在拨动该导电开关而启动该些发光组件时,使该壳体亮度提高,并且双面皆可亮灯,实用性极高,另外亦可作为检验插置端是否已完整与插置口进行电性连接,若无则该发光组件不会启动,若有则该发光组件进行亮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该发光组件可以进行照明或验钞。利用插置端与计算机的连结得以导通该基板通电,而对该发光组件进行工作。通过导电开关得以控制发光组件的变化,如:关闭、照明、验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插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透视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USB随身碟的改良结构10包括有:
一壳体11,该壳体11一端设有一插置端12,并该壳体11为透明、半透明或雾面其中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速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速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球铁管芯盒底座
- 下一篇:气门嘴嘴体全自动锻打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