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缝外圈整体结构自润滑关节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90336.3 | 申请日: | 2010-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关振国;陈丽娟;刘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23/04 | 分类号: | F16C23/04;F16C33/20;F16C33/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 地址: | 1161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圈 整体 结构 润滑 关节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润滑型双缝外圈向心关节轴承,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结合牢固、自润滑效果好、承载能力强的双缝外圈整体结构自润滑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润滑型双缝外圈向心关节轴承都有可径向分离的两个半外圈、内圈,两个半外圈内表面与内圈外表面球面配合。由于可径向分离的两个半外圈组成属于分体结构,现有方式是在外圈的径向表面与轴向端面相交的外径处加工出一环形槽,环形槽内匹配安装有锁环。安装轴承时,轴承压盖与锁环直接接触使锁环受力不均,容易出现装配故障,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滑动表面的润滑方式也存在不同的问题:一种是双缝外圈材料为轴承钢,在内圈球形表面加工有盲孔,盲孔内镶嵌有固体润滑剂,不但结构复杂、加工麻烦,而且因内圈必须采用铜合金加工而成,故成本高;另一种是内圈、双缝外圈材料均为轴承钢,在外圈球形表面直接粘接聚四氟乙烯编织布,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对粘接性能要求高、粘接工艺复杂且强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结合牢固、自润滑效果好、承载能力强的双缝外圈整体结构自润滑关节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双缝外圈整体结构自润滑关节轴承,有可径向分离的两个半外圈、内圈,两个半外圈内表面与内圈外表面球面配合,在所述两个半外圈径向对接处或仅在轴向两端面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匹配安装有锁环。
在所述两个半外圈内表面均粘结有与半外圈内表面吻合的钢背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球碗。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结合牢固,可有效避免轴承压盖与锁环直接接触使锁环受力不均而导致的装配故障,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外圈内表面粘接钢背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球碗,其粘接工艺简单、牢固可靠,承载能力强,滑动表面为聚四氟乙烯塑料层,摩擦系数低、自润滑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同现有技术一样,有可径向分离的两个半外圈1、内圈2,两个半外圈1内表面与内圈2外表面球面配合,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在所述两个半外圈1径向对接处均设有环形槽3,环形槽3内匹配安装有锁环4。在所述两个半外圈1内表面均粘结有与半外圈1内表面吻合的球碗5,球碗5钢基层、铜粉层及聚四氟乙烯塑料层复合而成。
实施例2如图4、5所示:同现有技术一样,有可径向分离的两个半外圈1、内圈2,两个半外圈1内表面与内圈2外表面球面配合,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仅在所述两个半外圈1端面上(径向表面上没有槽)设有与外圈1同心的环形槽3,环形槽3内匹配安装有锁环4。在所述两个半外圈1内表面均粘结有与半外圈1内表面吻合的球碗5,球碗5钢基层、铜粉层及聚四氟乙烯塑料层复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镶嵌组合式大型自润滑支撑轴承
 - 下一篇:一种新型ESD保护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