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0237.5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吕晓江;颜海棋;钱国强;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行人保护用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过程中,根据碰撞试验和事故记录,首先是汽车保险杠撞击行人腿部,发动机罩撞击到行人的腿部和腰部之间,然后行人被抛飞到发动机罩上,行人头部与汽车发动机罩发生碰撞,行人头部对发动机罩的冲击使发动机罩变形,从而会撞击到发动机罩下的发动机或发动机罩铰链等刚性部件,使行人头部造成伤害,尤其在撞到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区域的发动机罩和翼子板时,因为发动机罩和翼子板与铰链之间的变形空间最小,行人头部受到缓冲最小,所以当行人头部撞击到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区域时,受到的伤害最大,所以要对发动机罩铰链进行改善,来减轻碰撞到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区域对行人头部造成的伤害。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发动机罩的变形空间,来缓冲行人头部与发动机罩碰撞时的冲击力,减轻对行人头部的伤害,但是由于结构原因,发动机罩与发动机罩下的坚硬的结构之间空间有限,所以采用可提升的铰链装置,把发动机罩的后端升高来增加变形空间,在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设置于汽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会将信号传递给相应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出指令使铰链装置将发动机罩提升一定高度,来增加发动机罩的变形空间,缓冲碰撞冲击力,减轻行人头部受到碰撞伤害。而采用此种方法设计的可提升铰链装置不仅可靠性不高,并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2007年7月25日公告的CN1328093C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车辆发动机罩弹起装置,该车辆发动机罩弹起装置包括保险杠传感器、控制单元、发动机罩铰链装置和布置在发动机罩铰链装置附近的促动器,当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保险杠传感器检测到碰撞并将检测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向促动器传递驱动信号,促动器再带动铰链装置向上移动,发动机罩也随之向上移动,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罩的变形空间,当行人头部撞到发动机罩上时,发动机罩就有足够的变形空间,来缓冲碰撞的冲击力,减轻碰撞对行人头部的伤害。但是该车辆发动机罩弹起装置可靠性不高,并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发动机罩和翼子板与发动机罩铰链之间的变形空间较小,碰撞时行人头部受到缓冲较小,而为了改善此问题,采用的发动机罩弹起装置可靠性不高,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该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不仅可以缓冲汽车与行人碰撞时,行人头部碰撞到发动机罩铰链附近时的冲击力,减轻碰撞对行人头部造成的伤害,而且该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铰链结构,包括发动机罩铰链和翼子板,所述的发动机罩铰链包括下安装板和与发动机罩固定连接的上安装板,所述的下安装板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垂直的侧板,所述的翼子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侧板的内侧面上固定有一“L”型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包括固定部分、弯曲部分和连接部分,所述的固定部分平行固定在侧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的连接部分与翼子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弯曲部分为弧形。在汽车发动机罩铰链和翼子板之间增加一个“L” 型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固定部分与发动机罩铰链的下安装板的侧板的内侧面贴合,并且固定在其上,所述支撑杆的连接部分固定在翼子板上,这样支撑杆就支撑起翼子板,所述支撑杆在“L”型的拐角处的弯曲部分为弯曲的弧形,这样在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行人头部撞击到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区域的翼子板和发动机罩时,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在行人头部冲击力下变形,由于支撑杆上有一段弯曲的部分,支撑杆就会随之变形,这样支撑杆就会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就像在翼子板下方放置了一个弹簧,可以充分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吸收碰撞时行人头部的一部分冲击力,从而减轻行人头部碰撞到发动机罩铰链时造成的伤害。另外,可以根据翼子板以及发动机罩造型确定支撑件在铰链上的安装位置,使其沿着行人头部冲击的运动趋势合理布置,从而合理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降低头部伤害值。如果翼子板下方没有设置起缓冲作用的支撑杆,行人头部碰撞到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区域时,只经过翼子板和发动机罩有限变形的缓冲就撞击到发动机罩铰链上,就会对行人头部造成很大的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为片状结构。所述的支撑杆是用铁板冲压成型,这样支撑杆的弹性较好,支撑杆缓冲能力较强,同时铁板在与翼子板和发动机罩铰链的下安装板固定时较方便,固定连接的强度较好。并且支撑杆冲压成型,生产效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自动送钉装置的动力工具
- 下一篇:棱镜引导追日机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