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野营携行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90024.2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阳;金浩新;刘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傲森尔装具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00 | 分类号: | A45F3/00;A45F4/0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013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营 携行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营装备,具体涉及一种野营携行具。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野营携行具,为背囊、帐篷、床分体包装、组合使用结构,其携带、组合不方便,使用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携带和组合方便、使用效果好的野营携行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营携行具,它包括有背囊和折叠床,所述背囊的背囊盖通过装卸拉链与背囊袋体相连接,贯穿所述背囊袋体的前面、底面和后面设置有一背囊袋体横向折叠拉链,与背囊袋体的上口边相连接有一形成内囊袋的帐篷前部篷体,该前部篷体与背囊袋体构成宿营帐篷,在宿营帐篷前部篷体的前端穿装有前支杆,在背囊袋体的两侧底边分别设置有帐篷后支杆,在前部篷体上装配有出入开口拉链,在背囊袋体的后面设置有用于携带折叠床的包裹片,该包裹片上设有竖置的包裹片连接拉链;所述的折叠床由折叠式床架和配置的柔性床面组成,其中折叠式床架的框体由变径管材承插连接组成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的帐篷前部篷体上装配有纱网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将背囊、帐篷和折叠床有机组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组合方便,使用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野营携行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野营携行具的折叠床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野营携行具组合成帐篷床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野营携行具包括有背囊1和折叠床2,所述背囊1的背囊盖3通过装卸拉链4连接在背囊体5上,贯穿背囊体5的前面、底面和后面有一背囊袋体横向折叠拉链6,与背囊袋体5的上口边相连接有一形成内囊袋的帐篷前部篷体7,该前部篷体7展开时与背囊袋体5构成宿营帐篷,在宿营帐篷前部篷体的前端穿装有前支杆8,在背囊袋体5的两侧底边分别设置有帐篷后支杆10,在前部篷体上装配有出入开口拉链14和纱网通风口15,在背囊袋体5的后面设置有用于携带折叠床2的包裹片9,该包裹片9的中间设有竖置的包裹片连接拉链11;所述的折叠床2由折叠式床架12和配置的柔性床面11组成,其中折叠式床架12的框体由变径管材承插连接组成伸缩结构。
如附图1,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囊携带物品时,装卸拉链4拉合,形成背囊袋体5,前部篷体7作为背囊的内囊袋,置于背囊袋体5内,背囊盖3通过装卸拉链4连接在背囊袋体5的上口。折叠床2收缩折叠,通过系带固定在背囊袋体5的后面,再通过装配有连接拉链11的包裹片9包裹,与背囊成为一体,方便携带。前支杆8为两段,固定放置在背囊袋体5的一侧面。宿营时,取出折叠床2,展开成床体。如附图2,该折叠床2在承插连接管材的配合处可设置弹簧卡,以使展开的床体结构稳定。如附图3,将背囊盖3卸下,打开拉链6,拉出前部篷体7,穿装好前支杆8,用系带将帐篷固定在折叠床2的上面,通过牵拉绳连接固定地钩和前支杆8及后支杆10,即完成帐篷床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在背囊袋体上装配有背带、束紧带和物品盛装外侧包,属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傲森尔装具服装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市傲森尔装具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90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保护刷毛的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夜光功能的美甲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