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钒流储能装置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9962.0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马恩高;张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乾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02G1/043;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钒流储能 装置 太阳能 光热 发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带钒流储能装置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属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利用是发展最快的高技术行业之一,也将是新世纪经济展望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技术领域之一。人们将太阳能辐射通过收集和转换变为可直接利用的能源,使太阳能的利用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中利用太阳能热发电就是对太阳能最好的利用。
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按照太阳能采集方式可划分为:槽式光热发电、碟式光热发电、塔式光热发电。碟式光热发电系统因为体积小、效率高、投资少、安装方便。在太阳能热发电中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作为分布式系统单独供电,也可以并网发电的应用。现实中并网发电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一储能装置了。
碟式光热发电系统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主要以分布式单独供电使用,其常规储能系统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储能,它存在着两大缺点:一是寿命短,一般为3年;二是效率低,同时有许多单电池组成,不便于管理。这些问题限制了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发展,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发展。人们都将提高太阳能光热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及新的储能方式作为分布式碟式光热发电系统应用为重点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离网使用、效率低下和寿命低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带钒流储能装置的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选择了钒流储能及一体化设计的储能控制箱,对现有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进行合理的改进,以提高热发电的效率及使用寿命,通常钒流储能使用寿命为10-15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包括有一圆盘支架,一聚光器,一斯特林发动机,一储能控制箱,所述的圆盘支架上安装有一聚光器安装架,该聚光器安装架上安装有聚光器;所述的聚光器安装架上还安装有斯特林发动机支架,在该斯特林发动机支架上安装有一正好处于聚光器阳光聚光中心的斯特林发动机;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与所述主要由钒流储能机构构成的储能控制箱相连。
所述的钒流储能机构由逆变控制器、电池堆、电解液组成,所述的逆变控制器连接着斯特林发动机和电池堆,并给钒流电池储能充电。
所述电池堆由许多单电池组成,它们分别连接着存储能量的两个正负极电解液罐;钒流电池储能经过逆变控制器输出电能供家庭及办公场所使用。
所述的太阳能聚光器分成多块并分别用螺栓两两相连地安装在聚光器安装架上,且所述太阳能聚光器呈半圆形向外展开。
所述圆盘支架被直接安放在地面上,其中间连接有一直接固定在地面上的跟踪调节底座;所述的圆盘支架和聚光器安装架通过一角度调节装置来连接并调节所述太阳能聚光器的仰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简单,使用可靠;通过碟式聚光高效地利用了阳光,提高了发电效率;采用钒流储能装置,蓄电容量大、能量转换效率高,可达到80%以上、实用效果更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钒流储能装置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聚光器安装架、2-聚光器、3-斯特林发动机支架、4-角度调节装置、5-斯特林发动机、6-支架、7-跟踪调节底座、8-储能控制箱、逆变控制器9、电池堆10、电解液11、电能12、电解液罐1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一圆盘支架6,一聚光器2,一斯特林发动机5,一储能控制箱8,该储能控制箱主要由钒流储能机构和跟踪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的圆盘支架6上安装有一聚光器安装架1,该聚光器安装架1上安装有聚光器2;聚光器安装架1上安装有斯特林发动机支架3,在该斯特林发动机支架3的上面安装有一斯特林发动机5。
所述的太阳能聚光器2根据系统大小设计确定,可以分成更多块,并分别用螺栓安装在聚光器安装架1上,安装时通过螺栓两两相连且固定在聚光器安装架上1,并使太阳能聚光器2呈半圆形向外展开,以达到反射阳光起到聚光的效果。
所述的斯特林发动机5固定在斯特林发动机支架3上并与钒流储能控制箱8相连;斯特林发动机5正好处于聚光器2的阳光聚光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乾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乾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9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