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分离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89299.4 | 申请日: | 201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叶瑞;杜海明;吴敬东;王兆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4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分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磁分离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城镇污水处理或污水前端以及后续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对污水厂出水指标有了更高的明确要求后,各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装备陆续在研制和运用中。
生物技术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技术。在发达国家,活性污泥法已经相当成熟,已广泛运用到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中,但产生的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和处置方面起步较晚,因此我们更需要研究剩余污泥产量少的先进污水处理新技术和工艺,结合生物技术才能满足国内污水处理需求。目前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化学,生物法四大类。
物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常采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及蒸发、结晶法等,缺点是不能处理溶解性污染物质。
化学法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还原(包括电化解)法等。
物化法利用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气提等操作过程,处理废水的方法可称为物理化学法。近些年膜技术发展迅速,但其在运行费用,投资成本上仍然很高,与低投资的传统混凝沉淀技术、过滤技术存在鸿沟。
生物法污水的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它又可以根据参与作用的微生物种类和供氧情况分为两大类即好氧生物处理及厌氧生物处理。但生物法存在剩余污泥,微生物生长特性(生物量和活性),传质条件(氧的供给),和反应器形式等问题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厂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为粗细格栅、沉砂池、生物反应器、二沉池,受水质水量等的影响出水水质已不能满足规定标准,为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必须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城镇磁分离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解决污水厂高投资与单一水处理技术低效率的问题,其可快速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出水稳定,水力条件要求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磁分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槽池,槽池的两端头设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槽池由槽道拼接而成,所述槽池分设成调节搅拌池、隔板絮凝池、磁分离沉淀池和沉淀平流池,所述调节搅拌池上设加药系统和搅拌器,所述隔板絮凝池的底部设斜板,所述磁分离沉淀池下设漏斗,在漏斗上方设圆形磁柱,所述圆形磁柱的一侧还可设矩形磁柱。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入槽池的污水中投加比重大的磁种,与絮体小颗粒结合提高其比重并在磁场的作用下加速沉淀,大大缩短沉淀时间,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污水经由细格栅等前处理后泵入调节搅拌池,经搅拌的污水和磁性絮凝剂充分混匀后,在隔板絮凝池形成的的水力条件下产生带有磁性的絮体,絮体到达磁分离沉淀池后沿磁力线快速沉淀,从漏斗底部管道流出,出水经由平流沉淀池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直接运用于城镇污水处理或污水前端以及后续处理。该装置已在污水厂成功进行了中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检测出水水质较好,能够有效减少总P、SS、COD、浊度等指标,其中总P的含量更是低于污水厂排放一级A标准,大大弥补了污水厂总P处理效率低的缺点,出水可直接用于中水回用,园林灌溉等,更重要的是经过截污除磷后极大减轻了后续设备运行压力,优化水质;解决了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多的问题,且所排出的少量污泥中所含磁粉可回收利用,降低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磁柱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磁柱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磁柱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磁柱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92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