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绒跑动羽绒被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8830.6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陈明喜;仇海山;金桂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斯得福纺织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跑动 羽绒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被,具体涉及一种防绒跑动羽绒被。
背景技术
现有羽绒被基本采用双面隔离式羽绒被及六面管道式羽绒被。后者基本上取代了前者,六面管道式羽绒被,将被体安置于被面及被底围成的空腔内,所述被面及被底的相对面上对应地缝接有纵横交错的面立衬或底立衬,面立衬与底立衬上下拼接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空腔,小空腔中充绒,每个小空腔设置有管道,用于充绒。羽绒被由于加上了立衬,其表面更为平整,与人体接触更为紧密,保暖性能改善,实现了羽绒被整体性能的提升,蓬松度好,既保暖又美观,使用寿命长。
由于充绒的需要,每个小空腔之间管道是相通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人体的作用力,羽绒会通过管道在小空腔间的游动,造成中间少,两边多,严重影响被子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羽绒游动的防绒跑动羽绒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绒跑动羽绒被,包括被面、被底和置于被面和被底围成空腔中的被芯绒,被面和被底的相对面上对应缝接有纵横交错的面立衬和底立衬,所述的面立衬和底立衬上下拼接后将被面和被底围成的空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六面体小空腔,小空腔中充所述的被芯绒,所述面立衬与底立衬拼接时留有一面暂不缝合,待小空腔中充入所需的被芯绒后再将未缝合处缝合,使得独立小空腔呈完全封闭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独立小空腔中所填充的被芯绒的量相等,使得被体整体平整,使用舒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封闭每个小空腔的管道,阻止羽绒通过管道在每个小空腔间的游动。显著改善了羽绒被的实用性能,杜绝了因羽绒会通过管道在小空腔间的游动,造成中间少,两边多的不均匀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选取两块长230cm、宽200cm的防雨布分别作为被面1和被底2,在被面1的内表面长度方向上每23cm处缝接纵向方向的面立衬3,在被面1的内表面宽度方向上每20cm处缝接横向方向的面立衬3,在被底2的内表面上对应也缝接上纵横交错的底立衬4,将面立衬3和底立衬4上下拼接5,形成立衬7,将被面1和被底2围成的空腔分隔成80个独立的六面体小空腔6,面立衬3和底立衬4拼接时留有一面暂不缝合,在未缝合处将95%的鹅绒按照每平方米150g量的充入小空腔6中,待每个小空腔6中均充入等量的鹅绒后再未缝合处缝合,使得独立小空腔6呈完全封闭状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斯得福纺织装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斯得福纺织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8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袋泡灯台叶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诱导菊花体细胞胚间接发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