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餐打包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8493.0 | 申请日: | 201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7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范武强;徐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33/06;B65D30/10;B65D3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93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餐 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餐打包袋,属于日用生活用品类。
背景技术
一次性塑料袋极难降解,已成为环保的巨大难题。为了减轻环境污染,一次性塑料袋在一些地区、部门已禁止使用。然而,由于一直没有开发出成本低廉且使用简单的快餐环保打包带,因此多数快餐店使用的打包袋仍为一次性塑料袋,并采用一次性圆形纸碗盛装食物。而现有的一次性塑料袋没有与盛装食物对应的底边形状,在用于快餐及食品的打包时,置碗容易偏离中心点,易导致食物泼洒,同时,筷子也容易戳破一次性塑料袋,造成意外。可见,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作为快餐打包袋不仅使用不便,而且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势必加剧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减少污染的快餐打包袋,可使放置在圆形纸碗的食物不易泼洒。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纸质的打包袋打开状态为上截面大于下截面的带斜度的矩形柱体,袋上端两侧面有延长的提手,袋表面压有折叠压痕。
所述的打包袋的内侧面设置有夹层的置筷槽;袋的打开状态横截面为正方形,袋底部置碗平台的底边长度为10.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打包袋采用韧性较强且价格低廉的薄纸为材料,可减少污染;②打包袋为下窄上宽的四方体,底边长度与常见的一次性圆形纸碗的底部直径相当,可有效固定一次性圆形纸碗于置碗平台上,防止碗中的食物汁液溢出;③四方体的内侧一角设有置筷槽,筷和勺柄均可从筷槽口插入,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避免了筷子戳破袋子的现象;④打包袋上端的延长提手可方便携带;⑤打包袋的侧面设有折叠压痕,可将打包袋折叠,方便成批运输及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包袋展开时的正面透视图。
图2为打包袋折叠后的侧面透视图。
图中:提手1,筷槽口2,置筷槽3,置碗平台4,折叠压痕5。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各图,打包袋采用纸质材料,袋的打开状态为上截面大于下截面的带斜度的正方形柱体,袋底部置碗平台4的底边长度为10.5cm,在打包袋打开状态袋上端的正面和背面有延长的提手1,袋表面压有折叠压痕5。打包袋的内侧面设置有夹层的置筷槽3,上端为插入筷和勺柄的筷槽口2。
使用时,待打包食物装于一次性圆形纸碗中并盖好后,将图2中折叠的打包袋展开至图1状态。然后将一次性圆形纸碗放于置碗平台4上,使打包袋各侧面紧贴圆形纸碗。将筷子或勺子顺着筷槽口2插入至置筷槽3,使其固定。最后,从提手1处拧起打包袋,即可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8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