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井救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8056.9 | 申请日: | 2010-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波;闫文辉;王雪建;雷蒙;陈卓;傅玉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杨世兴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援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井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人掉进深井时由于井口较小,现有机械无法深入井中进行救援,目前救援方式多为消防官兵以正立或倒挂方式下入井中,采用倒挂方式时若时间过长会对消防官兵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采用正立方式时在较小口径的井中会无法进行救援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其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且成本较低,有一定的市场推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包括三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下方设置有紧绳器,所述紧绳器上缠绕有钢丝主绳和钢丝副绳,所述钢丝绳下端与V形杆上端交叉处相连接,所述V形杆下端铰接有直杆一、直杆二、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直杆一和直杆二下端均设置有弧形夹板,所述连接杆二通过滑套一与直杆一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一通过滑套二与直杆二相连接,所述钢丝副绳下端与滑套一相连接。
所述弧形夹板上设置有绑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该深井救援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人员只需摇动紧绳器即可完成操作,非常简便;
(2)该深井救援装置结构很简单,组装起来也很简洁,方便;
(3)该深井救援装置结构可以便携组装,成本比较低,市场推广性比较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三脚架; 2-紧绳器; 3-钢丝主绳;
4-钢丝副绳; 5-V形杆; 7-直杆一;
8-直杆二; 9-连接杆一;10-连接杆二;
11-弧形夹板;12-滑套一; 13-滑套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深井救援装置,包括三脚架1,所述三脚架1下方设置有紧绳器2,所述紧绳器2上缠绕有钢丝主绳3和钢丝副绳4,所述钢丝绳3下端与V形杆5上端交叉处相连接,所述V形杆5下端铰接有直杆一7、直杆二8、连接杆一9和连接杆二10,所述直杆一7和直杆二8下端均设置有弧形夹板11,所述连接杆二10通过滑套一12与直杆一7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一9通过滑套二13与直杆二8相连接,所述钢丝副绳4下端与滑套一12相连接。
所述弧形夹板11上设置有绑带,绑带可以方便地将被困人员固定在弧形夹板11上。
本实用新型深井救援装置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该三脚架1固定的放置于所需救援的深井井口,放长钢丝主绳3,并且将该救援装置的杆件置于井内,通过紧绳器2缓缓往下,此时还需手拉钢丝副绳4,使得下端的直杆一7和直杆二8不会夹紧,等下到井底时,被救援人员用胳膊担在弧形夹板11上,救援人员摇动紧绳器2即可将被困人员救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8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车电气系统监测总成
-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农业大棚安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