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87943.4 | 申请日: | 201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邱忠保;刘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民 |
| 主分类号: | F03G3/00 | 分类号: | F03G3/0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 地址: | 841505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往返 能量 收集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
二、背景技术:通常人们在高层建筑物内下楼多是使用电梯,电梯一直沿用大功率电机绞盘悬吊钢缆式结构,其能耗大,存在安全隐患。在从高处下到低处时,人体自身的重量所产生的势能完全可以利用,至今还没有针对人在下楼时,收集人体重量所产生的能量的装置。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人们提供一种利用人体自身重量,向外输出动力的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两根直立的导轨,装设在导轨上的动力传动装置,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与导轨滑动连接的载重平台,以及与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固定在载重平台底面的能量收集装置。两导轨一侧外围有地基,地基上固定护栏,另侧处搭设梯级,在梯级内侧面处固定有下升降锁。在两导轨上端间布设有水平的顶板,该顶板与上层建筑的地面平齐,在顶板内面装设有上升降锁。在每根导轨上均包套有动力传递装置,载重平台水平布设,载重平台的两角与动力传递装置下部连接,另外侧两角与动力传递装置上部间连接有钢丝绳。在载重平台底面固定有能量收集装置和发电机、电动机,三者与动力传递装置联动。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将人在下楼时所产生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及其他可利用能源,极大减少城市能源紧缺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本装置可广泛应用在人流量多的机场、办公楼、宾馆、商场、汽车、火车站,由于结构简单,制造、生产成本很低,家庭中同样可以使用,为城市导入绿色能源理念。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护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动力传递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能量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升降锁结构示意图。
图例:1、顶板,2、导轨,3、定体轴套,4、同步传动齿轮,5、发电机齿轮,6、发电机,7、梯级、8、下升降锁,9、地基,10、护栏,11、能量收集装置,12、减震支脚,13、载重平台,14、外防护框,15、滑套,16、下防护网,17、电动机,18、压力传感器及手动开关,19、固定防护网,20、上防护网,21、上升降锁,22、内防护框,23、弹簧,24、滚珠,25、轴承,26、转体轴套,27、发条,28、发条齿轮,29、外壳,30、横板,31、电磁铁,32、伸缩杆,33、连动杆,34、锁舌,35、锁轴,36、弹簧。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线性往返式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两根直立的导轨2,装设在导轨2上的动力传动装置,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与导轨2滑动连接的载重平台13,以及与动力传递装置连接,固定在载重平台13底面的能量收集装置11。两导轨2为圆柱体,在其表面开设有螺旋轨道,直立固定在地面。两导轨2一侧外围有地基9,地基9上固定护栏10,另侧处搭设梯级7,梯级7两侧设为斜坡,方便轮椅及货物运输,在梯级7内侧面处固定有下升降锁8。在两导轨2上端间布设有水平的顶板1,该顶板1与上层建筑的地面平齐,在顶板1内面装设有上升降锁21。
如图7所示,上、下升降锁21、8除锁舌34朝向不同外,其余结构相同,其是由横板30、电磁铁31和锁舌34组成,横板30固定在顶板1或梯级7内侧面处,横板30中部装设有电磁铁31,横板30两侧固定有锁轴35,锁轴35外端套有锁舌34,锁舌34与横板30间的锁轴35上套有弹簧36。在电磁铁31的伸缩杆32端部穿有连动杆33,连动杆33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锁舌34外壁连接。锁舌34前部开设有斜口,上升降锁21的锁舌34斜口向下,下升降锁8的锁舌34斜口向上。
如图5所示,在每根导轨2上均包套有动力传递装置,动力传递装置由套接的转体轴套26、定体轴套3组成。转体轴套26套于导轨2外,在转体轴套26内壁处依照导轨2上的轨道,间隔开设有小孔,孔内镶有滚珠24。在转体轴套26下端固定有空心同步传动齿轮4,其也包套在导轨2外。在转体轴套26外壁上装设有轴承25,定体轴套3通过轴承25与转体轴套2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民,未经刘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7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