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6817.7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滨;潘达;张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平台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架设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运架梁一体式架桥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运架梁一体式架桥机,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420115944.4所公开的一种架桥机,在架设过程中,需要多次退送导梁使运架梁机的前走行轮组能够落在桥面上,导致架设过程工序多,费时费力,效率低。并且在隧道进出口处架设时,由于运架粱机和导梁机架梁时,导梁与桥台的高度存在差异,极大的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设备承载的平稳过渡以及施工安全。针对上述现存缺陷,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隧道进出口处架设桥梁问题,能够在桥梁施工不同情况下,稳定性好、安全、便捷的完成桥梁架设工作的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包括运架梁机和移动平台导梁机,所述运架梁机包括主梁和前、后走行轮组,主梁上设有起吊机构,所述移动平台导梁机包括导梁、前、中、后滚轮支腿、移动平台架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上设有移动平台架梁小车,该小车两侧安装有可垂直或折叠于导梁侧面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与导梁上的架梁小车和拖车通过升降油缸与升降柱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其中所述移动平台架梁小车包括架梁小车、拖车和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可垂直或折叠于导梁侧面以方便转场。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其中所述移动平台架梁小车上的移动平台通过升降柱和移动平台纵梁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移动平台纵梁上安装有起支撑作用的支撑轮,移动平台通过固定于架梁小车及拖车上的升降油缸可调整高度。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其中所述移动平台架梁小车的架梁小车通过车架纵梁与拖车相连,移动平台通过升降柱分别与架梁小车和拖车相连。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架设方法如下:
A、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运架梁机携梁运行至待架桥梁前,控制移动平台导梁机前行至待架设桥梁位置,并使折叠支腿、前、中、后滚轮支腿分别固定于桥墩上,微调高度调节装置以调整导梁的高度到适宜位置。
B、通过调整移动平台架梁小车上升降油缸使移动平台高度与桥面相齐,运架梁机携梁前行至移动平台上,并使移动平台架梁小车与主梁支承座相连接。
C、运架梁机携梁与移动平台架梁小车和移动平台前行,直至落梁位置时停止。
D、折叠支腿固定解除并提起,控制导梁前行至下一桥墩处放下折叠支腿并固定,此时导梁让开落梁位置。
E、运架梁机落梁至桥墩,完成该孔桥梁架设。
F、运架梁机返回梁场取梁。
G、在正常架设情况下,重复以上架设过程即可完成桥梁的架设。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导粱移动平台架梁小车和移动平台形成一个整体,减少了动力设施,有效的节省能源和动力。另外,移动平台可调整升降高度至与桥台平齐,移动平台的端面导角设计使走行轮组能够平稳的由桥台过渡至导梁上,而移动平台架梁小车与主梁相连接的设计,增加了受力点,减少了局部压强,在移动平台架梁小车承载的同时走行轮组落在移动平台上,使载荷分散分布,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可以有效解决隧道进出口零距离架设问题。在架设过程中导梁的水平移动,可以合理的缩短导梁,明显改善导梁受力状况,简化工序、提高效率、更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移动平台处于低位工作时与导梁上的移动平台架梁小车通过升降油缸相连接的左视图,图3为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移动平台处于低位工作时与导梁上的移动平台架梁小车通过升降油缸相连接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移动平台处于高位工作时与导梁上的移动平台架梁小车通过升降油缸相连接的左视图,图5为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移动平台处于高位工作时与导梁上的移动平台架梁小车通过升降油缸相连接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移动平台折叠示意图,图7为移动平台运架一体机的移动平台展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8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刻蚀终点动态检测方法
- 下一篇:新型造纸污泥堆肥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