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热管道水循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719.3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圣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地址: | 31546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管道 水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环境调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既可调节温度又可调节湿度的导热管道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花卉等种植和家禽、野生动物养殖的钢结构温室大棚里面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的良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动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既可以使农业生产摆脱或减轻对自然界的依赖,又可以大大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水平。既要做到对大棚生物生产的有效控制,又要减少能耗、节约资源,是目前培植大棚动植物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目前,分布比较广泛的日光温室其采光、保温及蓄能性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环境的调控能力还是很差,夏天降温、通风效果不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温度过高的时候会造成动植物的死亡,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弱。有较强抗自然灾害功能的玻璃、PC温棚集自动化、智能化、高机械化为一体,温室内部具有保温、光照、通风和喷灌设施,可以进行立体种植,属于现代化大型温室,它的采光时间长,保温效果好,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调控能力好,不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最大限度的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其大棚动植物生产能力也更加高效、高产,但是这种大棚不但前期的投入过大,而且生产过程中耗电、耗水较多,不能符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创能环保的主题。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440855U,公告日2010年4月28日,公告了一种大棚温度自动调节器,包括稳压电源、测温探头、温度控制开关和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由分立元件构成的放风电路和关风电路等组成,该装置可根据大棚内的温度来调节放风和关风的大小和速度,从而调节大棚温度,但该装置调控温度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能符合当今社会节能减排、创能环保的主题,同时该装置也不能调节大棚的湿度,这种风扇调温方式在大棚内易产生空气对流,对棚内养殖的生物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大棚温度调节系统存在的高投入、高耗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投资少、能耗低、环保无污染,可有效调节大棚温度和湿度的导热管道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热管道水循环系统,包括具有人字形棚顶的大棚,大棚内设有提供水源的储水池,所述大棚的棚顶处设有可调节大棚温度的导热管道单元,所述导热管道单元连通大棚内的储水池,并与储水池之间形成水循环。夏天大棚内的棚顶聚集了大量的水蒸气和热量,棚顶的温度比地面高15~20度,湿度也较高,所以对棚顶水蒸气的收集和降温是关键,在人字大棚顶部设置导热管道单元,导热管内部通水,利用井水和棚顶的温差,调节温度,同时由于通有循环水的导热管温度较低,还可以使得棚顶聚集的水蒸气在导热管表面凝结成水珠,限制大棚湿度过大,整个导热管道单元的进水和出水形成一个循环,只需要控制水流的速度就可以很好的调节棚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循环结构,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能耗低,耗费小,环保无污染,对淡水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在大棚内不会产生空气对流,对养殖的生物没有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管道单元上设有若干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便于供水分管的连接,从而给导热管道单元供水,出水口便于回水分管的连接,从而将流经导热管道单元的水回收至储水池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池内的水为恒温的地下水,储水池下部设有为导热管道单元供水的供水总管,供水总管上接供水分管,供水分管连接导热管道单元的进水口,储水池上部设有回收流经导热管道单元循环水的回水总管,回水总管上接回水分管,回水分管连接导热管道单元的出水口。储水池内的水来自大棚附近的水井,在种植和养殖车间,最理想的环境是恒温,而恰好地下水具有恒温的特点,在大棚的旁边打一口能满足用水量的井,大棚里面修一个储水池,这为导热管道单元提供了水源,这个储水池也起到储水和沉淀水的作用;储水池下部的供水总管为导热管道单元供水,通过供水分管,供水总管和导热管道单元的进水口便建立了有效的连接,回水总管用于回收流经导热管道单元后的循环水至储水池,以便循环使用,通过回水分管,回水总管和导热管道单元的出水口便建立了有效的连接。
作为优选,供水分管位于棚顶的脊梁处,回水分管位于棚顶的边沿处。供水分管位于棚顶的脊梁处,这样方便对导热管道单元从上至下供水,利于水在导热管道单元内的循环,回水分管位于棚顶的边沿处,这样便于在低处回收流经导热管道单元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狗食自动投放装置
- 下一篇: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新型培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