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验用遮光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6717.4 | 申请日: | 201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明;吴成明;刘卫国;韩刚;张毅;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遮光 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碰撞试验中用于遮挡灯光的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的汽车安全碰撞试验中,灯光照明系统为金属卤素无频闪灯。灯在开启至正常工作需一定启动时间,而在碰撞试验前灯光照射在试验车辆和假人上会引起温度变化,车辆和假人上的传感器对温度非常敏感,所以会影响试验的精度。目前一般都是用板子或者其他遮挡物人工移来移去,很不方便。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880540Y,公开了一种激光防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上挡板、左右侧挡板和后挡板,上挡板上开有用于通过激光的左右透光口,还包括用于分别与左右透光口对应的左右活动挡板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左右活动挡板移开使透光口露出或遮蔽透光口,防护罩从正面可一分为二,左右手各有操作范围,只要红外感应器感应到有手进入工作腔,活动挡板就会自动打下进行防护,而另一个工作腔正常工作,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员工手受到激光伤害,并且激光可连续不停的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激光防护装置虽然具有遮挡激光的类似结构,但是结构较复杂,并不能简单有效的解决本技术领域中灯光照射试验车辆和假人从而影响试验精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容易制造的遮光灯架,以解决实验准备阶段灯启动过程中的光照引起温度变化影响试验精度的问题。
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试验用遮光灯架,包括固定框以及与固定框滑动连接的不透光的遮光挡板,固定框的下端固定有主动滑轮、从动滑轮以及电机,主动滑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滑轮与从动滑轮由闭环的牵引绳连接,牵引绳与遮光挡板联动。
该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容易制造,使用时把该灯架固定在灯的前面,使遮光挡板遮住灯光,然后开启灯,待灯正常工作时再启动电机自动将遮光挡板移开,露出灯光进行试验,这样就避免了灯在启动过程中对试验车辆和假人照射而导致温度变化影响试验的精度。
作为优选,固定框上下两端是延伸弯折形成的凹槽状直线导轨,遮光挡板的上下两端置于直线导轨的凹槽内做滑动连接。这样的结构比较简单,节省材料,且容易加工。
作为优选,固定框中间设有竖直的筋板。为了增加固定框的稳定性和强度,在固定框中间设有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且容易操作,使用时把该灯架固定在灯的前面,试验准备阶段,遮光挡板将灯光遮住,待试验准备完成,待灯正常工作时再将遮光挡板移开,露出灯光进行试验,这样就避免了灯在启动过程中对试验车辆和假人照射而导致温度变化影响试验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试验用遮光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试验用遮光灯架,包括一个长方形的固定框1,固定框1的中间焊接了竖直的筋板7,主要是为了固定框1的稳定性和强度考虑,固定框1的上下两侧向固定框1的同一侧延伸弯折形成一个凹槽状直线导轨,遮光挡板2为一块长方形不透光的板,上下两端置于固定框1上下两侧的凹槽中,与直线导轨配合滑动。固定框1的下侧两边焊接固定了主动滑轮3、从动滑轮4以及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与主动滑轮3相连,在主动滑轮3和从动滑轮4的槽中装有一个闭环的牵引绳6,牵引绳6与固定框1的下端固定联动。
在试验中,试验准备阶段把该遮光灯架固定在灯前面的三脚架上,使遮光挡板2挡住灯光,然后开启灯,待灯正常工作时再启动电机5,通过牵引绳6带动遮光挡板2移开,从而露出灯光就可以进行试验了,这样就避免了灯在启动过程中对试验车辆和假人照射而导致温度变化影响试验的精度。
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7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LCD背光的电流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家用缝纫机用的勾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