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86291.2 | 申请日: | 201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9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汉;赵永贞;谢达详;陈秀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郭平香 |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虾 幼体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动物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虾类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例如: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等,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我国虾类养殖已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就,但人们逐渐认识到是否有养殖性能优异的种质是保证虾类养殖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完善虾类选育相关技术环节,开展虾类品种选育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在对虾家系选育过程中,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家系幼体是顺利开展家系选育的关键之一,传统的家系幼体孵化和收集的方法是将交配雌虾放入一个盛有孵化水的适当大小的孵化容器中产卵,受精卵在适宜的孵化条件下孵化后,用250~300网目的捞网将幼体捞出,进行家系育苗。这种办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将死卵、活力弱的幼体和活力强的幼体分开,从而一方面导致技术人员对进入育苗环节家系幼体数目的误判,影响家系建立过程中培育幼体数目的标准化要求,另一方面死卵和活力弱的幼体的分解将直接导致育苗水质的恶化,影响虾苗的生长和成活率。于是,有人发明了对虾幼体的孵化装置,如:黄光辉和黄海龙发明的“丰年虾卵孵化器”(申请号:200720151744.9)以及中山大学发明的“一种针对虾类、鱼类或蟹类幼体的孵化装置”(申请号:200920052830.3)等。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以上专利已基本能将死卵和幼体分开,但是还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现在技术还是不能区分活力弱的幼体和活力强的幼体,所以只能将体质较弱的和体质好的幼体混合在一起养殖,严重影响了虾苗的质量。因此,开发出将活力强的高质量幼体与死卵和活力弱的幼体有效分离的方法,是家系育苗环节保证培育幼体数目标准化要求的关键,是提高虾苗质量、顺利建立家系的前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简单、实用的能将活力强的高质量幼体进行收集并将死卵和活力弱的幼体分离的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包括孵化装置,照明装置、收集洗涤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桶和孵化桶盖,孵化桶和孵化桶盖组成一体,孵化桶盖上设有透光孔和连有微孔塞的充气管,照明装置放置在透光孔的上方,所述的收集洗涤装置包括收集洗涤盘、虹吸管和集苗网,本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是采用照明形成光斑的方法,利用对虾的趋光性选出活力强的虾类幼体并除去活力弱的虾类幼体以及死卵。
以上所述的孵化装置,孵化桶和孵化桶盖均由无毒不透明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微孔是气石或者是有小孔的塑料、海棉体。
以上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反光灯罩和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利用不透明材料做成的孵化装置,能有效的将活力强的幼体与活力弱的幼体以及死卵分离,便于高质量幼体的收集,育苗成活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多个孵化桶同时集苗,从而节约时间和人工,简单、实用、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孵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集洗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孵化桶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孵化桶盖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收集洗涤盘9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集苗网10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部件名称和编号说明:
孵化桶1、孵化桶盖2、照明装置3、充气管4、虹吸管5、收集洗涤装置6、透光孔7、透气孔8、收集洗涤盘9、集苗网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图4所示,对虾类幼体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桶1、孵化桶盖2、照明装置3、充气管4、收集洗涤装置6、透光孔7和透气孔8,孵化桶1和孵化桶盖2均由无毒不透明材料制成并组成一体,孵化桶盖2上设有透光孔7和透气孔8,连有微孔塞的充气管4安装在孵化桶盖2的透气孔8上,照明装置3放置于孵化桶盖2的透光孔7上方,所述的照明装置3包括反光灯罩和节能灯。
如图2、图5、图6所示,收集洗涤装置6包括收集洗涤盘9、虹吸管5和集苗网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6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