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85631.X | 申请日: | 2010-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51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度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10;F21V19/00;H01J61/3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节能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同时,地球上的资源也在日益消耗,至今已对人类日后的繁衍发展构成威胁,由此节约能源、提高效率成为全人类越来越关注的环保问题。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为灯具提供发光能源的是电能,节约电能和提高电能的使用率能够节约大量的自然资源。
价格低廉的白炽灯一度成为普遍使用的照明灯具,然而人们为了节约电能发明了节能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灯【中国专利号:ZL200520017744.0;授权公告号:CN2798304Y】,包括发光体(1)、壳体(2)和螺旋灯头(4),在壳体的周边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突起(3)。
上述的灯在耗电量上显著低于白炽灯,但其还存在以下缺点:其灯管呈螺旋柱状,当灯通电发光时,柱状灯管前端发出的光束可直接照射到地面上实现照明;灯管后端由于被其前端遮挡,故其所发出的光束不能直射到地面上,而是通过自身的前端及灯罩的多次反射后照射地面,从而损耗了光能,大大降低了该灯具的照明度,造成了电能的浪费。一般灯管呈圆形、椭圆形、U形或柱形等的节能灯均存在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灯管呈螺旋状且相邻管体沿垂直方向逐级错位的节能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灯,包括灯座和能够与灯座形成连接的灯头,灯头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灯管,灯管的外侧设有能够将光线聚拢的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管呈螺旋状且由靠近灯头侧起为每周圈直径梯级递减。
本节能灯中的灯管由长条的管体从靠近灯头的一侧螺旋延伸,且每次级周圈直径均小于其相邻上级周圈直径,直至形成管体周圈布满灯管的正面,恰使每周圈管体均能够由垂直方向完全露出。从而在灯管通电发光时,管体的每周圈所发射出的光束均能直射到地面上,实现照明。
在上述的节能灯中,所述的灯管由靠近灯头侧起为每周圈直径梯级递增。灯管由长条的管体从靠近灯头的一侧螺旋延伸,其形成的第一周圈为小圈,且每次级周圈直径均大于其相邻上级周圈直径,恰使每周圈管体均能够由垂直方向完全露出。
在上述的节能灯中,所述的灯管为单管螺旋结构。灯管由一根长条管体螺旋形成。
在上述的节能灯中,所述的灯头与灯座通过螺纹配合形成固连。灯头的外侧具有金属表壳,表壳上开设外螺纹,其能够与灯座内侧的内螺纹形成螺纹连接,使灯头伸入灯座内并实现可通电连接。
在上述的节能灯中,所述的灯罩的内端与上述的灯座卡接连接。灯罩内端边沿具有向灯罩内侧弯折的周向翻边,灯座外周具有周向卡槽,翻边能够嵌入卡槽并形成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节能灯的灯管呈梯级螺旋的形式,从而在灯管通电发光时,管体的每周圈所发射出的光束均能直射到地面上,增强了灯管的照明度,显著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在日常的积累中节约了大量的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节能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座;2、灯罩;3、灯头;4、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节能灯包括灯座1、灯罩2、灯头3和灯管4。
灯管4的内端与灯头3的后端固连一体,灯管4由一根长条形的管体从靠近灯头3的一侧起向外螺旋延伸,其形成的第一周圈为大直径圈,且每次级周圈直径逐级减小,减小的程度至能够恰好完全将其相邻的上级周圈由灯管4的垂直方向露出,并使整个灯管4的正面布满呈周圈状的管体。
灯头3的外周还设有金属表壳,表壳上开设外螺纹,其能够与灯座1内腔侧壁开设的内螺纹形成螺纹固连,使灯头3伸入灯座1内并实现可通电的连接。
灯罩2呈圆锥壳状并位于灯管4外侧,其具有的小直径口为内端,其具有的大直径口为外端,内端边沿具有向灯罩2内侧弯折的周向翻边,灯座1外周具有周向卡槽,翻边能够嵌入卡槽并形成卡接配合。灯罩2能够将灯管4发射出的光线聚拢,从而提高局部地区的照明度,同时防止灰尘落在灯管4上。
在灯管4通电发光时,管体的每周圈所发射出的光束均能直射到地面上,在实现照明的同时增强了的照明效果,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度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度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