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多媒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5184.8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笠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2;G03B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1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多媒体 装置 | ||
1.一种防水多媒体装置,包括有壳体,以及所述壳体内设有的多媒体组件,所述壳体包括有中空的且一端设有开口的壳身和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设有导通连接棒,所述导通连接棒贯穿所述后盖且其周围紧密填充有防水圈(14’),所述壳身与所述后盖接合处设有防水圈(11’),所述防水圈(11’)和防水圈(14’)使所述壳体构成了密闭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外端设有凹坑,所述凹坑内设有所述导通连接棒,和用于卡住插头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以一压盖盖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包括有从上往下呈阶梯状分布的第一凹坑、第二凹坑和第三凹坑,所述第一凹坑内设有所述导通连接棒,所述第二凹坑和第三凹坑内安装有所述锁定件,并以所述压盖盖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还包括有设于第二凹坑左右两侧的滑槽,所述锁定件呈“H”字母形状,其两侧下方还分别设有凸柱和弹簧,并设于所述滑槽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设有镊持部,所述压盖设有缺口,所述镊持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缺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另一凹坑,所述凹坑安装有可拆卸的麦克风组件,且底部设有连接所述麦克风组件和所述多媒体组件的导通连接棒,所述导通连接棒贯穿所述壳体处周围紧密填充有防水圈(114’),所述防水圈(11’)、防水圈(14’)和防水圈(114’)使所述壳体构成了密闭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外端的壳身上还设有插孔和插扣,所述插孔与所述凹坑连通,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外壳还设有卡位,所述插扣卡在所述卡位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包括有抠部和两脚部,呈“U”字形状,且所述两脚部均向外翘起形成勾部,所述凹坑的内壁相应位置设有卡凸,所述勾部勾住所述卡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组件包括有外壳及其内设的麦克风、小型电路板及导通连接棒,所述外壳由外壳和底盖组成,所述底盖上设有通孔,且一侧设有螺孔,另一侧的缘边上设有凸块,所述外壳相应一侧也设有适配的卡孔,组装时,所述凸块卡在所述卡孔里,所述导通连接棒从通孔伸出,并拧紧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的导通连接棒和所述壳体前端凹坑的导通连接棒与所述壳体内设电路板连接一端均设有弹簧,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导通连接棒外露一端也设有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底部还以螺钉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麦克风组件的导通连接棒和/或弹簧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凹坑底部设有的导通连接棒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是摄录机,所述多媒体组件包括有摄像头、控制芯片、存储芯片、电路板组件、电源,所述壳体前端以超声波方式固定有第一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镭射发射器,所述壳体前端以超声波方式固定有给镭射光穿透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所述防水圈(11’)、防水圈(14’)和防水圈(114’)使所述壳体构成了密闭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麦克风组件呈直角三角形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独立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是扎带,所述扎带外侧设有倒刺,内侧末端还设有防滑条,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固定孔,所述扎带穿过所述固定孔,且一端的端头卡在固定孔处,另一端则反向穿过另一侧的固定孔,且所述倒刺卡在所述固定孔内设有的卡片上,即可固定在外部物件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多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独立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环和系紧带,所述固定环套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系紧带尾部设有倒刺,所述固定装置相应位置设有卡片,使用时,所述设有倒刺的尾部穿过所述卡片,即可调整所述系紧带与所述固定环之间的空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笠,未经陈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51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锁及带有电池锁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无过载旋流泵叶轮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