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干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3985.0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8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红;朱杨磊;李茂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D06F39/00;D06F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 干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干衣机,包含一个盛水桶,一个可旋转地位于曾水桶内的滚筒,一个与盛水桶连接的进水管道,其中进水管道包含一个“U”型水封,盛水桶包含一个进水口,与进水管道的出口连接,从而在盛水桶与外部水源之间形成一个水流通道。
【背景技术】
洗衣干衣机通常包含一个盛水桶、一个位于盛水桶内部的滚筒,以及一个与盛水桶连接从而在洗衣程序中向盛水桶中供水的进水管道。进水管道通常与一个洗涤剂料盒连接,而料盒与外界相通。为了防止在烘干过程中热气从进水管道通过料盒冒出,通常在进水管道中段设一“U”型水封。但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由于此时干衣系统处于与外界隔离的密封状态,于衣结束后,开门的瞬间,水封处部分的水被吸入盛水桶,由于流速较急,水流并非顺着盛水桶的内壁缓慢留下,而是冲向设于盛水桶内的滚筒,并从滚筒上设有大量通孔的侧壁进入滚筒内部,溅到已经干燥的衣物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阻止进水管道的“U”型水封中回吸的水进入滚筒内部。
针对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衣干衣机,包含一个盛水桶,一个位于盛水桶内的滚筒,一个与盛水桶连接的进水管道,其中所述进水管道包含一个“U”型水封,所述盛水桶包含一个进水口,与进水管道的出口连接,从而在盛水桶与外部水源之间形成一个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末端附近设有一个挡流装置,所述挡流装置设于水流通道截面的下部,并在水流通道截面的上部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挡流装置上设有供水流通过的导流口。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挡流装置可以挡住“U”型水封中吸出的水,当吸出的水量较大时,挡流装置起到缓冲流速的作用,使水流慢慢通过导流口流入盛水桶,从而顺着盛水桶内壁流下,不至于进入滚筒而打湿已经烘干的衣物。另外,由于挡流装置在水流通道截面的上部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在洗衣程序中,不妨碍洗涤用水通过该水流通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导流口靠近挡流装置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导流口附近设有一个导流部,导流部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盛水桶与滚筒之间,且其延伸方向与盛水桶内壁大约一致。导流部阻挡了水流流向滚筒的方向,使其顺着挡流板与盛水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留下,进一步有效避免水进入滚筒。
优选地,所述导流部包含超出水流通道截面向下延伸的部分,该延伸部分进步优化了导流部的导流效果,确保水流沿盛水桶内壁流下。该延伸部分越长越能使水流充分地沿着盛水桶内壁流下,避免进入滚筒。
【附图说明】
图1为洗衣干衣机盛水桶及进水管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盛水桶、滚筒及进水管道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设于盛水桶的进水口上的导水衬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进水管道及其出口处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进水管道及其出口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洗衣干衣机包含一个盛水桶2,一个位于盛水桶2内部的滚筒4,以及一个与盛水桶2连接,并在洗衣程序中向盛水桶2中供水的进水管道6。进水管道6包含一个“U”型水封8,于是洗衣程序结束后,“U”型水封8中留有部分水。盛水桶2包含一个进水口12,与进水管道6的出口14连接,从而在盛水桶2与外部水源之间形成一个水流通道16。具体而言,水流通道16指的是由进水管道6和盛水桶2的进水口12构成的供水流通过的内部空间。
如图2及图3所示,盛水桶2的进水口12上装有一个导水衬圈18,导水衬圈18上设有一个安装侧壁19和一块挡水板20。挡水板20设于水流通道16截面的下部,并在水流通道16截面的上部留有供水流通过的间隙22。由于挡水板20的围挡,在水流通道16的末端形成一个蓄水腔24。挡水板20与安装侧壁19结合处的底部有一个狭槽26,可供水流通过。挡水板20包含一个位于盛水桶2与滚筒4之间的导流部28,该导流部28的延伸方向与盛水桶2内壁30大约一致,且包含超出水流通道16截面向下延伸的部分。
干衣程序结束后,当用户打开洗衣干衣机门时,“U”型水封8中的部分水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向进水管道6的出口14,并首先进入挡水板20围挡而形成的蓄水腔24。水流继而在重力作用下从狭槽26中留下。由于导流部28阻隔于滚筒4与盛水桶2之间,且延伸方向与盛水桶2的内壁30大约一致,水流不会冲向滚筒4,而是顺着导流部28及盛水桶内壁30缓慢留下。
作为可选方案之一,导水衬圈18也可以固定在水流通道16上,靠近其出口14。
除了上文所述具体实施方式,还可如图4及图5所示的直接在进水管道6的出口14处装一块或多块挡水板32、34。其中图4所示的结构中,挡水板32中间设有一条狭缝36,而图5所示的结构中,挡水板34上设有一个通孔38。从“U”型水封8吸出的水被挡水板32、34阻挡后从狭缝36或通孔38中缓慢流出,继而顺着盛水桶2的内壁30流下,不会流到滚筒4上。优选地,狭缝36和通孔38靠近挡水板32、34的底部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带梯的折叠式晾衣架
- 下一篇:洗衣机上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