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阵列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932.9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廷海;朱明军;吴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廷海;朱明军;吴建春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君燕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针刺阵列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给药方式主要是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但是这些给药方式各有不足,口服给药需要药物通过胃肠消化道,经过新陈代谢作用,药效被降低尤其不适合蛋白质和DNA药物。注射给药需专业人员操作,会对人体造成疼痛感,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疼痛感外用给药途径,利用单位面积中大量细小针头穿刺皮肤角质层,使药物分子透过皮肤表面角质层,进入细胞外间质,通过皮肤微循环从细胞外液比较迅速地弥散入血液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针刺阵列器,包括有基板,基板上径向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针头,针头的后端连接有导线并与基板粘接在一起。
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针头的长度大于通孔轴向的长度,即针头的前端位于通孔的外部。
所述针头的数量为在基板上每五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设置40~120个。
所述每个针头由两部分构成,其中针头的中间部分为金属丝,金属丝的外部包覆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基板上每五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设置40~120个针头,利用单位面积中大量细小针头穿刺皮肤角质层,使药物分子透过皮肤表面角质层,进入细胞外间质,通过皮肤微循环从细胞外液比较迅速地弥散入血液内。针头长度控制在既可以刺穿皮肤角质层同时没有达到神经末梢,所以人体没有疼痛感。并且对人体单个穴位、多个穴位或者整条经络进行顺序或者同时监测生物电信号(电压,电流,电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所示的针刺阵列器,包括有基板1,基板1上径向设置有通孔2,通孔2内设有针头5,针头5的长度大于通孔2轴向的长度,即针头5的前端位于通孔2的外部,而针头5的后端连接有导线6并与基板粘接在一起,导线6的另一端与控制器7连接。所述针头5的数量为在基板1上每五平方厘米的范围内设置40~120个。所述每个针头5由两部分构成,其中针头5的中间部分为金属丝4,金属丝4的外部包覆有绝缘层3,使得每个针头之间相互绝缘。
使用时选择与需要治疗的人体合适长度的针头5,将液体药物放在针刺阵列中,将针刺阵列器压在人体需要治疗的穴位处,如果需要电刺激或者从穴位中采集生物信号,需要将针头5上的导线和信号采集设备即控制器7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廷海;朱明军;吴建春,未经杜廷海;朱明军;吴建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