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干扰电生理检测用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911.7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2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78 | 分类号: | A61B5/0478;A61B5/0408;A61B5/04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申率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生理 检测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干扰电生理检测用电极,主要用于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等各种电生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等各种电生理检测设备中,多采用普通金属电极片或金属化合物电极片(银或氯化银电极)等与人体接触,用于采用人体相应的电生理信号,而用于信号放大的放大器设置在检测设备的主体中,并采用导线将电极片与放大器连接起来,以便通过放大器进行信号的放大以及进行后续的各种信号处理,获得相应的图表等检测结果。这类检测设备的一个重要缺陷是:由于放大器输入端都为高阻抗输入,因此连接电极和放大器之间的导线上很容易耦合进空间各种类型的电、磁场干扰,使放大器输入信号的信噪比下降,易于引起最终检测出的有效信号畸变,给分析处理带来误差,影响诊断的可靠性。实践中人们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尽可能地减小电极线的长度,以减小电磁噪音干扰,但这种方式不仅效果是有限的,而且还会造成了使用过程中的不便。
另一方面,由于电极片同放大器或设备主体之间采用导线连接,由此也限制了被测者的活动范围或活动方式,特别是在某些检测中需要被测者进行一定方式的活动,或者因检测的时间很长被测者需要活动,或者在转运接受检测的病人时要求被测者活动,这种对被测者的限制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就非常明显了。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基本目的是减少空间电、磁场干扰,尽可能地保证检测信号的完整性,减少检测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对被测者活动的限制,增加临床监测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干扰电生理检测用电极,包括电极片,还包括放大处理模块,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放大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由于在电极上设置了放大处理电路,将电极片直接连接在放大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可以使与人体接触的部分依然保持很高的输入阻抗,保证了被采集信号能被完整地检测出来;由于电极片与放大处理电路之间连接距离很小,并且可以进行有效的屏蔽,由此信号在放大处理电路前受到的空间电磁干扰非常小,不会到检测结果产生实际影响,而从放大处理电路输出的信号可以通过电极线在低阻抗状态下传输,也可以采用无线传输,由此大幅度减小了由电极至设备主体之间的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有效地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减小了信号失真和由信号失真带来的误差。另外,由于经过放大处理的信号可以采用无线方式传输,必要时可以不设用于传输信号的导线,由此避免了因为设有导线对被测者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的限制,也避免了导线本身对人们的妨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放大处理模块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干扰电生理检测用电极包括电极片5,还包括放大处理模块,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放大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电极片同所述放大处理模块的连接可以采用任意适宜的连接方式,可以将所述放大处理模块制成电路板6,通过焊接导线等方式实现电极片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也可以将电极片直接制在或焊接在电路板上。
所述放大处理模块通常可以设有用于信号输出的电极线1和/或无线发射电路,以便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检测设备的主体或其他装置。
所述放大处理模块通常可以设有阻抗变换电路和放大电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以及所需的阻抗转换,实现输出信号在低阻抗状态下的电极线传输。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可以位于所述放大电路的前面,也可以根据电路设计需要位于所述放大电路的后面。
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和放大电路可以采用低功耗CMOS运算放大器,以便在实现阻抗变换和放大的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省电能消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所述放大处理模块可以设有用于供电的外接电源线和/或电池3,以便向该模块的各部分电路供电,甚至还可以向检测设备电极端其他需要供电的部分供电。
所述电池优选为纽扣电池,以减小电极的体积。
所述放大处理模块的外侧通常可以设有屏蔽壳体4,以避免外部电磁噪音的干扰。
所述屏蔽壳体可以设有朝内的敞口,所述电极片通常位于该敞口中,以便在保证可靠屏蔽的同时,使电极片得以有效地同人体接触。
所述屏蔽外壳的外侧通常可以设有封装用绝缘材料层2,以便将所述放大处理电路和电极片封装在一起。
所述电极线通常延伸到所述封装用绝缘材料层的外面,以便与电极外面的设备进行连接。
所述电池通常位于所述屏蔽壳体外,所述封装用绝缘材料层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的电池腔以及用于封闭所述电池腔的电池腔盖,以便于电池的安装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太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弧面型箱体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 下一篇:新的盐酸苯达莫司汀固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