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高空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3824.1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宏;于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F16F1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作业 浮动 装置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缓解路面冲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空作业车的浮动及锁紧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高空作业车行驶过程中遇到坑洼或凸起引起的冲击,在底盘的前桥和车架间设置了两个浮动油缸,通过浮动油缸行程的变化,可以实现前桥绕车架的上下摆动,从而有效地缓解路面冲击,提高整车行驶的平顺性能。高空作业车具备±360°的旋转作业能力,当上装臂架旋转过程中,整车的质心位置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当臂架从与整车纵向轴线平行一侧旋转至与纵向轴线垂直一侧的过程中,整车的作业稳定性逐渐变差。若前桥仍具备摆动功能,整车存在发生倾翻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高空作业车应用该装置可以对前桥的摆动能力进行安全限制,并能依据整车使用工况的不断变化对安全限制及时调整,从而保证使用性能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所述高空作业车的车架与前桥之间具有安全间隙,所述浮动锁紧装置包括:浮动装置、锁紧装置,所述浮动装置又包括油箱、两浮动油缸、一液压控制阀组,所述油箱设置在所述高空作业车的转台底板上,所述两浮动油缸的一端分别安装在车架的两侧支耳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前桥上,所述两浮动油缸连接所述液压控制阀组及所述油箱,所述锁紧装置设置在高空作业车的转台底板上并以所述转台底板所处的位置控制所述液压控制阀组的开启与关闭。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液压控制阀组包括:换向、换向阀块,所述换向阀块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换向阀设置在所述换向阀块上阀;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开关控制件,所述开关控制件设置在所述转台底板的底面,并所述开关控制件在一预定阈值范围内触发所述换向阀。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液压控制阀组还包括两平衡阀,分别连接于所述浮动油缸与所述换向阀之间。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预定阈值为所述旋转臂架的轴线与所述高空作业车的整车纵向轴线之间的夹角位于-5°至+5°的范围。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开关控制件包括:上板、弹性支架、滚轮、压杆,所述弹性支架设置在所述换向阀块上,所述压杆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上并与所述换向阀相对,所述滚轮通过一销轴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的一端,所述上板沿所述高空作业车的整车纵向轴线设置在所述转台底板的底面,所述上板的宽度为依据所述阈值设定。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支架为U形。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上板为倒梯形。
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开关控制件包括:弹性支架、压板,所述弹性支架设置在所述转台底板的底面,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架上并与所述换向阀相对,所述压板的宽度为依据所述阈值设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高空作业车浮动锁紧装置的高空作业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高空作业车车桥浮动锁紧装置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前桥通过配置安装浮动锁紧装置,既提高了整车行驶的平顺性,也保证了整车作业的安全性。
(2)浮动锁紧装置控制原理和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性好,适合在自行式高空作业车上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高空作业车的前桥及浮动油缸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浮动装置的结构及液压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3为锁紧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空作业车的浮动锁紧装置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车架
11车架支耳
2前桥
3转台底板
4旋转臂架
100浮动装置
101浮动油缸
102平衡阀
103换向阀
1031换向阀块
104油箱
200锁紧装置
201上板
202弹性支架
203滚轮
204压杆
205销轴
A 上板中心线
L 上板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钨辊环配方
- 下一篇:7A52铝合金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