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762.4 | 申请日: | 201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文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B60N2/64;B60N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3172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更加 舒适 汽车 座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装饰品,特别是汽车座椅上所使用的座垫。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用藤或者麻编制的汽车座垫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进行汽车内部装饰的首选。但现有的汽车座垫,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汽车的座垫后背处为平面编织下来,乘员在长时间的坐车过程中,后背容易发生疲劳,而为了对后背进行支撑,就需要另外放置靠垫,由于现有的座垫为平面编织,造成放置靠垫容易滑落,特别是当乘员背部离开座椅后背时,靠垫就很容易滑落下去。2、现有的汽车座椅,头枕部位和椅子的座椅靠背为分体结构,二者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而现有汽车座垫,在编织时,头枕部位和座椅部位为直接连接编织在一起,使得座垫和座椅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相对颈部的地方容易翘起,影响使用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人乘坐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其包括座垫椅部和座垫头枕部,在所述座垫椅部的相对于人体腰部的位置设置有靠垫,所述靠垫与座垫椅部结合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所述靠垫自上向下逐渐加厚。
所述的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所述靠垫包括靠垫套和垫芯,靠垫套为筒状并编织连接在座垫椅部,所述垫芯设置在所述筒状靠垫套内。
所述的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所述座垫头枕部连接在座垫椅部的上部,在座垫椅部的上端开有横向开槽,在开槽的中部设有向上的连接部,在横向开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内侧伸出连接舌,两侧连接舌的端部分别与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所述连接舌与连接部通过丝扣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所述连接舌与连接部通过纽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座垫椅部的相对于人体腰部的位置设置有靠垫,这样,乘员在乘坐的过程中,座椅的靠垫对人体的腰部进行支撑,从而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由于所述靠垫与座垫椅部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人体离开座椅靠背的时候,靠垫也不会滑落,使用更加方便。此外,由与在座垫椅部的上端开有横向开槽,在安装的时候,可以使座椅和头枕之间的支撑管从开槽内穿过,依靠两侧的连接舌与连接部的可拆卸结合,将座椅和靠垫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者不能紧密结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垫椅部的上端正面示意图;
图3为座椅椅部的上端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其包括座垫椅部1和座垫头枕部2,在座垫椅部1的相对于人体腰部的位置设置有靠垫3,靠垫3与座垫椅部2结合在一起,靠垫3自上向下逐渐加厚。这种逐渐加厚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曲线,使人使用更加舒适。靠垫3包括靠垫套和垫芯,靠垫套编织连接在座垫椅部,为筒状,所述垫芯设置在所述筒状靠垫套内。
如图2、3所示,座垫头枕部2连接在座垫椅部1的上部,在座垫椅部2的上端开有横向开槽4,在开槽4的中部设有向上的连接部5,在横向开槽4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内侧伸出连接舌6、7,两侧连接舌6、7的端部分别与连接部5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连接舌6、7与连接部5可以通过丝扣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也可以纽扣或子母扣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舒适的汽车座垫,由于在座垫椅部的相对于人体腰部的位置设置有靠垫,这样,乘员在乘坐的过程中,座椅的靠垫对人体的腰部进行支撑,从而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由于所述靠垫与座垫椅部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人体离开座椅靠背的时候,靠垫也不会滑落,使用更加方便。此外,由与在座垫椅部的上端开有横向开槽,在安装的时候,可以使座椅和头枕之间的支撑管从开槽内穿过,依靠两侧的连接舌与连接部的可拆卸结合,将座椅和靠垫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二者不能紧密结合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文,未经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丝装置
- 下一篇:皮带机返回式双向自平衡校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