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椅脚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3251.2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2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程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清溪旺润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52 | 分类号: | A47C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地址: | 5236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的爪型椅脚,特别是一种组合椅脚。
【背景技术】
现有办公座椅的椅脚大多为爪型椅脚,爪型椅脚的结构包括一个中心座以及若干个与中心座连成一体的中空支脚,支脚均匀布设于中心座周缘,藉以承受座椅本身的重量和使用者的重量,因这些爪型椅脚为一次成型的,各支脚间的空间很大,包装时会占用许多额外的空间,包装后的体积较大,造成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现有椅脚一体成型的结构,在制造时需要用到较大的模具,而通常不同尺寸的椅脚只能使用于某种特定的椅子,不能通用,造成制造成本高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椅脚,该种椅脚能够节省包装,且能有效减少所占据的仓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中心座和支脚,其改进之处在于:中心座与支脚为组合连接结构,中心座连接有脚座,脚座呈辐射状均匀布设于中心座的周缘位置处并与中心座一体成型,脚座的伸出端为敞口,脚座的内壁对称开设有卡槽;支脚的一端设置有可伸入脚座内的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与卡槽配合卡紧的卡块,脚座伸出端的端面与支脚设有连接头的端面相接合;
上述组合椅脚中,所述脚座两侧对称开设有延伸至脚座底面的凹形卡位;连接头为T形结构,连接头末端形成的凸榫卡设于脚座的凹形卡位内;
上述组合椅脚中,所述卡块为楔形凸块;
上述组合椅脚中,所述脚座伸出端的敞口宽度与连接头的宽度相配合;
上述组合椅脚中,所述脚座内设置有加强肋;
上述组合椅脚中,所述支脚末端的底面设置有脚轮座,脚轮座安装有脚轮,脚轮和脚轮座为卡合连接结构。
相比于现有椅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搬运方便,实用性好,椅脚的中心座和支脚为分体结构,运输时可分别包装,有利于减少所占据的空间,从而降低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其安装方便、简单,连接牢固,无需使用额外的连接件;中心座和脚座构成的固定椅脚可作为通用件,支脚可根据使用需要制成不同的长度,以组合成不同尺寸的椅脚,而且能降低制造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椅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椅脚的仰视图
图中:1、中心座;11、中心孔;2、脚座;21、凹腔;22、卡槽;23、凹形卡位;3、支脚;31、连接头;32、卡块;33、凸榫;34、脚轮座;4、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椅脚为爪型椅脚,它包括中心座1、脚座2和支脚3,中心座1为圆形座体,座体中央开设有用于安装座椅气压棒的中心孔11,中心座1和脚座2一体成型形成固定椅脚,安装前,支脚3和固定椅脚为分体结构。以平五爪椅脚为例,中心座1连接有五个脚座2,五个脚座2呈辐射状均匀布设于中心座1的周缘位置处,脚座2设有开口朝下的凹腔21,凹腔21从与中心座1相连接的脚座2内端延至脚座2的伸出端,并在脚座2的伸出端形成窄于凹腔21宽度的敞口;在脚座2两侧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卡槽22,脚座2的内壁上还对称开设有限位用的凹形卡位23,凹形卡位23延伸至脚座2的底面;在脚座2的凹腔21内于凹形卡位23和中心座1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肋4,以增强脚座2的强度,防止脚座2扭曲变形或断裂。支脚3的一端设置有可伸入脚座2内的连接头31,脚座2伸出端的敞口宽度与连接头31的宽度相配合,连接头31为T形结构,连接头31末端T形两侧形成的凸榫33卡设于脚座2的凹形卡位23内。为了避免组合椅脚受重力下压时,连接头31从脚座2内脱出,在连接头3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脚座2的卡槽22相配合的卡块32,卡块32卡紧固定于卡槽22内。支脚3末端的底面设置有脚轮座34,脚轮座34安装有脚轮,脚轮和脚轮座34为卡合连接结构。为使连接头31能稳固卡紧于脚座2内,优选的,连接头31与脚座2敞口处内壁呈过盈配合,两侧对称卡块32的间距大于脚座2两侧内壁的间距,如此,为了便于安装,可将卡块32制成楔形凸块,楔形凸块的小端朝向脚座2的卡槽22。为了解决楔形凸块和卡槽22难以对准的问题,卡槽22可设计成水平的长条滑槽,滑槽只要保证与楔形凸块在等高的位置处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清溪旺润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清溪旺润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3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输送装置
- 下一篇:燃油滤加油管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