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自动顶出脱落制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2860.6 | 申请日: | 201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国;李霞;胡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自动 脱落 制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一种顶出脱模机构,具体是指注塑模具在顶出制品脱模时用于将制品顶离制品顶杆,使制品自动落入传送带上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顶出脱落制品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注塑生产效率,要求注塑模具能够自动脱落制品,以实现一人多机、无人值守自动化高效率生产;注塑生产脱落制品是指,注塑制品顶出脱模后仍旧粘连或钩挂在制品顶杆上不能自行脱落,甚至会随制品顶杆的复位重新返回动模型芯上,如盒状制品,此时需要由人工或者设置专门的抓取机构将制品从制品顶杆上拉拽取下移走。
现有技术注塑生产脱落制品尚无统一标准方式和装置,有采取在注塑机上设置机械手,在注塑制品顶出脱模后,将制品从制品顶杆上抓取下来移走;有采取在注塑模具上设置油缸助推机构,辅助制品脱离制品顶杆而自由下落;无论何种脱落制品方式都会增加成本、增加模具结构的复杂性、增多故障环节,且各种方式互不兼容,难以统一标准化;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增加成本、易出故障、难以标准化的问题与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由设有凹弧槽的顶脱杆、碰珠、紧固螺钉组成的脱落制品装置,应用时将若干顶脱杆设置在动模型芯的制品的外缘位置,顶脱杆底端与动模顶板只接触不连接,模具顶出制品脱模时,顶脱杆与制品顶杆同步将制品顶出动模型芯;制品顶杆复位时,顶脱杆凹弧槽受碰珠的制动作用,顶脱杆不随粘连着制品的制品顶杆同步后退复位,且顶住制品摆脱与制品顶杆的粘连,使制品脱离下落;顶脱杆自身则随模具合模克服碰珠的制动弹力,由定模顶回动模中复位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顶出脱落制品装置,旨在通过顶脱杆顶住制品摆脱与制品顶杆的粘连的脱落制品方式,使注塑生产脱落制品装置能够统一标准化,达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兼容性强、运行可靠、易于标准化推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自动顶出脱落制品装置,包括顶脱杆、凹弧槽、碰珠、紧固螺钉,其中:所述的顶脱杆为底部设有凸缘台阶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细长杆状体;顶脱杆的下部柱体上,由下而上,设有若干环绕柱体的、并列的、圆弧形凹槽构成的凹弧槽;凹弧槽的凹槽半径与所述碰珠的钢珠的球面半径相等;
所述的碰珠为圆柱形中空有底桶状的钢质壳体的内部装有弹簧、钢珠构成的弹性伸缩钢珠销;钢珠位于壳体内腔的口沿处,由壳体内收的口沿壁包覆,半露伸出壳体的口沿,称为碰珠的钢珠端;弹簧位于壳体内腔底部与钢珠之间,顶着钢珠,使钢珠能够在壳体的口沿处弹性伸缩;壳体的外柱壁上设有外螺纹,壳体的外底端上设有用于旋拧用途的矩形凹槽;
所述的紧固螺钉为圆柱形柱壁设有外螺纹的钢质紧固件;紧固螺钉的一端设有用于旋拧用途的矩形凹槽;
应用时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
顶脱杆滑动穿插在动模中的顶脱杆孔道中;顶脱杆孔道为均布围绕在动模型芯的制品外缘位置的、轴线与制品顶杆轴线平行的、贯穿动模板的若干个圆形孔道;顶脱杆底端与动模顶板只接触不连接;
碰珠旋拧固定在动模中的碰珠孔道中;碰珠孔道为位于所述顶脱杆孔道下部、一端与动模外部相通、另一端与顶脱杆孔道正交相通、内壁设有内螺纹的圆形孔道;碰珠的钢珠端朝向顶脱杆孔道,碰珠的钢珠顶在顶脱杆孔道中的顶脱杆的柱壁上被压缩入碰珠的壳体中;紧固螺钉旋拧固定在所述碰珠孔道中,顶住碰珠壳体的外底端用于阻止碰珠松动退缩。
工作原理
模具顶出制品脱模时,底端只与动模顶板接触而不连接的顶脱杆受动模顶板的顶推,与制品顶杆同步将制品顶出动模型芯;当顶脱杆的凹弧槽行至位于碰珠孔道时,碰珠的钢珠受弹簧作用弹入顶脱杆的凹弧槽中,随着顶脱杆继续前行至停止,碰珠的钢珠最终弹入并停留在顶脱杆上若干并列的凹弧槽中之一的凹弧槽中;当制品顶杆复位时,顶脱杆受弹入凹弧槽的碰珠的制动作用,不随粘连着制品的制品顶杆同步后退复位,且撑住制品摆脱与制品顶杆的粘连,使制品脱离下落;当模具合模时,仍然停留在动模之外的顶脱杆的外伸部分,由定模顶回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28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