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82800.4 | 申请日: | 201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方勇;史现武;宁守方;吴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景刚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平衡 钻井 过程 使用 回流 装置 | ||
1.一种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可连接成一体的上环状柱体(1)和下环状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开设有沿下环状柱体(2)纵向延伸的台阶状盲孔(22),所述台阶状盲孔(22)包括上段盲孔(221)和下段盲孔(222),两者之间为过渡段(223),所述上段盲孔(2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段盲孔(222)的横截面积,阀体主件(23)和弹性压缩件(24)设置入上段盲孔(221)中,所述阀体主件(23)封堵住所述下段盲孔(222)的顶部,所述弹性压缩件(24)的下端与阀体主件(23)相接触,上端与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相齐平,在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段盲孔(222)的下部相通的下连通孔(26),在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内壁上与所述台阶状盲孔(22)的过渡段(223)的相应位置处或其上方开设有与所述上段盲孔(221)相连通的上连通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上环状柱体(1)的下端面(11)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相粘结而将所述上环状柱体(1)与所述下环状柱体(2)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外壁上端形成外螺纹,所述上环状柱体(1)下端具有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结构,从而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将所述上环状柱体(1)与所述下环状柱体(2)连接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环状柱体(1)的内腔(17)中设置注气单向阀(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内腔(27)中设置气液单向阀(6)。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状盲孔(22)为与所述下环状柱体(2)同轴的环形孔,所述上连通孔(25)和下连通孔(26)分别为在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外壁或内壁上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环形连通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状盲孔(22)、上连通孔(25)和下连通孔(26)为沿下环状柱体(2)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段盲孔(221)与下段盲孔(222)之间的过渡段(223)的的形状与所述阀体主件(23)下部的形状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28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TNF抗体、组合物、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流体传送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