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水上油污的抽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82699.2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友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19***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水上 油污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快速清除水上出现的大量油污而设计成的电器化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油轮、油管、油井遇事故时,会出现大量漏油,油污漂浮在水面上,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针对这种事故,目前人们也只是用围栏、吸油毡将油污慢慢浸吸,效率很低,且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清除油污的方法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清除油污速度快、效率高,能很快降低油污对环境的污染的电器化的抽吸装置。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抽油船、出油管、抽油泵、抽油管、油管前置组成,抽油船内有油舱,抽油船上有抽油泵,抽油泵的出油端有出油管,抽油泵的进油端有抽油管,抽油管较轻,抽油管壁上有进水报警器,当抽油管内为空气或油时,进水报警器不工作,当抽油管内进水时,进水报警器即报警,进水量愈多,报警声音愈响,当抽油管内进水改为进油时,进水报警器即停止报警,抽油管前端有油管前置,油管前置由下面板、支架圈、塑料泡沫组成,下面板、支架圈由聚丙烯制成,密度在0.9左右,下面板能浮在水与油的交界处,下面板连接支架圈,支架圈套在抽油管上,抽油管下方的下面板旁有塑料泡沫,塑料泡沫密度小,垫在抽油管下方,能使抽油管与下面板在水面上保持水平状态,油管前置与抽油管放置于水面上的油污内,油污从四周进入下面板上,开启抽油泵,下面板上油污被抽吸入抽油管内,由于下面板阻挡,下面板下方的水不能进入抽油管内。
与目前清除水面上油污的方法相比,它采用抽油船、出油管、抽油泵、抽油管、油管前置的组合来弥补原来围栏、吸油毡存在的不足之处,使之能够电器化、动力化,能够快速清除水上油污,有效降低油污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产品结构图
图中:1、抽油船2、出油管3、抽油泵4、抽油管6、油管前置
图2油管前置与抽油管配合图
图中:4、抽油管5、进水报警器7、下面板8、支架圈9、塑料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抽油船1、出油管2、抽油泵3、抽油管4、油管前置6组成,抽油船1内有油舱,抽油船1上有抽油泵3,抽油泵3的出油端有出油管2,抽油泵3的进油端有抽油管4,抽油管4轻,抽油管4壁上有进水报警器5,抽油管4前端有油管前置6,油管前置6为聚丙烯器材,密度为0.9左右,油管前置6由下面板7、支架圈8、塑料泡沫9组成,下面板7能浮在水与油的交界处,下面板7连接支架圈8,支架圈8套在抽油管4上,抽油管4可在支架圈8内移动,抽油管4下方下面板7旁有塑料泡沫9,当水上出现大量漏油时,应立即将上述抽吸装置投入使用,将油管前置6连同抽油管4放置水面上油污中,开启抽油泵3,开始抽吸油污,同时开动抽油船1,抽油管4牵引着油管前置6移动,继续抽吸其他处厚层油污,直至抽吸完所有可抽吸的油污,本实用新型配合目前的围栏、吸油毡使用,效果更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友,未经王建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2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