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通顶针的模具运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1824.8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泰;朱文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昌红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顶针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通顶针的模具运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模具运水结构必须避开顶针,有利于顶针的合理分布,以保证制品的顺利顶出;或者在必须冷却的区域取消顶针而设置运水,则不利于顶针分布,可能造成制品顶歪、顶白等外观异常;或者在必须冷却的区域保持顶针而未设运水,则可能造成制品变形、成型时间长等异常。在必须冷却的区域既设置顶针又设立运水的情况,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必须冷却的区域既设置顶针又设立运水,避免制品顶歪、顶白、变形等外观异常,缩短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减少模具反复修理次数,有效地缩短模具制作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这种穿通顶针的模具运水结构,由进水通道、连接通道、环行通道、出水通道、入子、镶针、顶针、隔水片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在设置一个定位面且附有台阶的圆形入子,且围绕圆形入子中间设置一个环行凹槽,并在环行凹槽与两个连接通道中间开设一个长形凹槽,在长形凹槽中嵌入一个长方体隔水片,在圆形入子顶部的圆孔中套入一个带有3个台阶的镶针,在圆形入子顶部的六个小圆孔中套入六个顶针。
所述运水线路由冷却运水从左端进水通道进入中间设置隔水片的环行凹槽中,冷却运水在环行凹槽中围绕镶针、顶针呈180度运行,然后从右端出水通道流出,最后从出水通道排出。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提供一种在必须冷却的区域既设置顶针又设立运水,避免制品顶歪、顶白、变形等外观异常,缩短成型周期,提高模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减少模具反复修理次数,有效地缩短模具制作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运水路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运水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运水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所示,这种穿通顶针的模具运水结构,由进水通道1、连接通道2、环行通道42、出水通道7、入子4、镶针6、顶针5、隔水片3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在设置一个定位面41且附有台阶43的圆形入子4,且围绕圆形入子4中间设置一个环行凹槽42,并在环行凹槽42与两个连接通道2中间开设一个长形凹槽46,在长形凹槽46中嵌入一个长方体隔水片3,在圆形入子4顶部的圆孔44中套入一个带有3个台阶的镶针6,在圆形入子4顶部的六个小圆孔45中套入六个顶针5。
所述运水线路由冷却运水从左端进水通道1进入中间设置隔水片3的环行凹槽42中,冷却运水在环行凹槽42中围绕镶针6、顶针5呈180度运行,然后从右端出水通道7流出,最后从出水通道7排出。
当注塑成型时,冷却运水从进水通道1经过左端连接通道2并进入一个定位面41且附有台阶43的圆形入子4,运水在圆形入子4的环行凹槽42中呈180度运行,然后进入右端连接通道2,最后从出水通道7排出,这样使圆形入子4处的模具温度降低,改善制品的变形度,缩短注塑成型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昌红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昌红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