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水虾料调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81689.7 | 申请日: | 201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3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兵;李金成;金骁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明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 地址: | 43006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水虾料调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生产机械,具体说是一种保水虾料调质器。
背景技术
随着饲料工业迅速发展,饲料生产工艺中,对虾料在调质过程中的结合水含量控制要求越来越高。到目前为止,虾料在调质过程中,不能对蒸汽中水分充分的吸收,导致了虾料的成品的水分含量普遍较低;蒸汽中的水分如果不能被原料吸收,而形成了游离水,这样就容易造成在制粒机制粒过程中产生打滑,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现在大多数饲料生产厂家所采用的工艺为多层单轴调质器叠加的生产工艺来保证虾料的结合水的含量。这种生产工艺既浪费能源,而且保水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单轴调质器内部的桨叶多采用长条形或小扇形,由于转速相对较快,虾料未能在筒体内充分吸收水分,形成结合水,就被排出,这样就导致了虾料的成品水分含量普遍较低。
目前所使用的双轴调质器,不能够保证物料先进先出,从而使物料对水分的吸收不可控,有些物料在调质器内所待的时间过长,水分吸收过多,甚至有可能在物料表面形成游离水;而有些物料刚刚进入调质器就被排出,水分吸收过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水虾料调质器,该调质器在虾料调质过程中能够使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熟化;使原料对水分的吸收更加充分,从而使原料中的结合水含量更高。
所述保水虾料调质器,包括电机、转子、桨叶,转子与桨叶置于筒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电机与转子之间连接有减速装置,所述筒体内的转子与桨叶固定在一根单轴上,在转子的末端装有滚轮,所述转子上固定的桨叶为向一侧弧线内凹的扇环形,该桨叶从减速装置到转子的末端依次排布为进料段、输送段、搅拌混合段。
所述进料段的桨叶是扇形夹角为30°~35°的小桨叶,与主轴的径向平面角度为20°~45°;所述输送段的桨叶是扇形夹角为40°~45°的大桨叶,与主轴的径向平面角度为10°~20°;所述搅拌混合段是桨叶的扇形夹角为40°~45°的大桨叶,与主轴的径向平面角度为5°~10°。
所述桨叶的头尾之间由20毫米宽的扁钢两两焊接连接为一个整体。
在所述滚轮出料口上方的顶部设有排汽装置。
所述滚轮的圆周均布有6~12个与主轴固定的拨片,拨片与主轴径向平面夹角为70°~85°。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原料在低温条件下熟化;使原料对水分的吸收更加充分,从而使原料中的结合水含量更高。能够实现低温熟化,并且延长熟化时间,软化粗纤维。
(一)、通过减速电机控制了转速,并通过改进了的桨叶形状和排列,降低了输送速度,解决了虾料在调质过程中,对水分吸收较少的问题;
(二)、通过使用减速装置控制转速,可以使虾料在调质过程中,对水分的吸收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三)、使用单筒单轴输送,解决了饲料在调质过程中,原料的先进先出问题;
(四)、使用滚轮防止了饲料的阻塞,减少单轴调质器的层数,在预混料阶段增大加水量,从而节约了蒸汽的用量,降低能耗,减少成本;
(五)、使用排汽装置解决了蒸汽在筒体内反串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片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4-1是滚轮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4-2是图4-1的左视图。
图中:1-减速装置,2-转子,3-桨叶,4-筒体,5-滚轮,6-排汽装置,7-进料段,8-输送段,9-搅拌混合段,10-拨片,11-主轴,12-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保水虾料调质器,包括电机、转子2、桨叶3,转子2与桨叶3置于筒体4内,所述电机与转子2之间连接有减速装置1,减速装置降低了转子的转速,并且使转速便于得到控制。所述筒体4内的转子2与桨叶3固定在一根单轴上,使用单筒单轴输送,解决了饲料在调质过程中,原料的先进先出问题。在转子2的末端装有滚轮5,防止了饲料的阻塞。如图2所示,所述转子2上固定的桨叶3为向一侧弧线内凹的扇环形,该桨叶3从减速装置1到转子2的末端依次排布为进料段7、输送段8、搅拌混合段9,通过减速电机控制了转速,并通过改进了的桨叶形状和排列,降低了输送速度,解决了虾料在调质过程中,对水分吸收较少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明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明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