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盲均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81175.1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刘鹏;曹素芝;罗奇;赵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科环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盲均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由于多径和噪声而导致的码间干扰会使被传输的信号产生失真,从而在接收机中产生误码。码间干扰被认为是传输高速率数据时的主要障碍,为克服码间干扰普遍在接收机中采用均衡技术。传统的均衡技术在开始通信之前需要发送接收机已知的训练序列对接收机内的均衡器进行训练;若信道的时变性和某些情况下发送端无法发送训练序列至接收机,接收机需采用不依赖训练序列的均衡技术——盲均衡技术克服码间干扰。
图1为现有的盲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盲均衡装置包括自适应滤波器10和盲均衡单元11。盲均衡单元根据接收信号x(k)和输出信号y(k),输出盲均衡权向量W(k)至自适应滤波器10;自适应滤波器10根据接收到的盲均衡权向量W(k)对接收信号x(k)进行滤波,输出滤波后的信号y(k)。其中,盲均衡权向量W(k)包含L个盲均衡系数w(k),盲均衡权向量可表示为W(k)=[w0(k),w1(k),...,wL-1(k)]T,接收信号x(k)可表示成盲均衡输入向量XT(k),具体为XT(k)=[x(k),x(k-1),...,x(k-L+1)],则盲均衡输出为y(k)=WT(k)X(k),上述多个表达式中,T表示转置。
基于常数模的盲均衡装置因具有良好的性能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基于常数模的盲均衡装置也包含滤波器和盲均衡单元;盲均衡单元中的盲均衡权向量更新公式为W(k+1)=W(k)-μecma(k)X*(k),其中,ecma(k)=y(k)(|y(k)|2-r2),μ为步长,*表示复数共轭,s(k)为发送端发送的信号,x(k)为接收信号,y(k)为盲均衡装置输出的信号;根据上述的盲均衡权向量的更新公式设计了盲均衡单元和与其连接的滤波器。图2为现有的基于常数模的盲均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基于常数模的盲均衡装置中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基于常数模的盲均衡装置包括滤波器和盲均衡单元,图2的滤波器与图1中的自适应滤波器10的功能相同,图2的盲均衡单元与图1中的盲均衡单元11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对其功能进行赘述。其中,滤波器包括L个第一乘法器201、(L-1)个加法器202和(L-1)个第一延时器203;盲均衡单元包括(L+1)个共轭单元210、(L+3)个第二乘法器211、(L+1)个减法器212和L个第二延时器213;L表示滤波器抽头的个数,其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根据图2和图3的结构,由于滤波器包括多个加法器和多个第一乘法器,因此,滤波器从输入到输出之间存在着计算延迟,而滤波器从输入到输出之间的计算延迟主要由滤波器的关键路径上的计算时间来确定,也就是由滤波器的关键路径上乘法计算和加法计算所消耗的时间来确定。滤波器的关键路径为滤波器从输入到输出的位于一条路径上的相邻两个延时器间的最长路径;若滤波器从输入到输出不存在延时器,则滤波器的关键路径为滤波器的输入到输出的最长路径;若滤波器从输入到输出仅存在一个延时器,则滤波器的关键路径为该延时器至输出端的最长路径。若加法器202完成一次加法计算所消耗的时间为Tadd,第一乘法器201完成一次乘法计算所消耗的时间为Tmlt,则滤波器关键路径上的计算时间包括一次乘法计算和(L-1)次加法计算,即计算时间Tfilter=Tmlt+(L-1)×Tadd,吞吐量为
现有的基于常数模的盲均衡装置实际上采用的是串行结构,对输入信号x(k)逐一进行移位和滤波处理,处理速度较慢;当L较大时,滤波器的计算延时非常大,造成盲均衡装置吞吐量下降,严重影响盲均衡装置的处理速率,甚至使得盲均衡装置无法收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盲均衡装置,该装置能够减少计算延时,提高处理速率和吞吐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盲均衡装置,该装置包括盲均衡单元和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科环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科环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