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喉罩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81054.7 | 申请日: | 201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包兆宜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新的多功能喉罩,该多功能喉罩可以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防止气体进入胃内,防止移位,同时还具有胃内吸引作用。
背景技术
自1988年喉罩开始应用于临床,为抢救为重病人起到较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实践的需要,所述喉罩存在的种种缺陷时有显现。有关技术人员经过数次技术改革,发展至目前临床较广泛应用的双管喉罩,该双管喉罩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大缺陷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缺点:1、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导致肺损伤;2、气体误入胃内,可导致胃损伤;3、喉罩移位,影响重病人抢救;4、喉罩位置不恰当,堵住声门,导致不能通气等等。
现有技术的双管喉罩虽然具有吸引功能,但其吸引的能力很有限,对液体的吸引效果好,对固体和粘稠物体则没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多功能喉罩,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喉罩可以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防止气体进入胃内,防止移位,同时还具有可以胃内吸引的作用,是保证患者安全情况下更好的通气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喉罩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本实用新 型的多功能喉罩是在目前双管喉罩的基础上,对现有技术的食管导管进行了延长,在双管喉罩胃管吸引管的前端设带气囊的气管导管作为食管导管,该食管导管采用与气管导管相同的材料制备,该食管导管其性能与软硬程度亦相似于气管导管。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喉罩,包括充气气囊(3)和吸引管(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食管导管(6)和接头(8);所述的食管导管(6)上设气囊(7),该气囊通过充气阀(1)充气,所述的充气气囊(3)连接充气阀(2),所述的吸引管(9)设食管导管的连接口(4)和喉罩的连接口(5);所述的接头(8)设在吸引管(9)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食管导管(6)前端设充气气囊(7)和充气阀(1),所述的充气阀(1)通过连接导管1(10)连接在食管导管(6)上,该充气阀(1)控制充气气囊(7)充气、放气;所述的充气气囊(7)的长短与5-7号气管导管的长度相同,充气后充气气囊(7)的直径为3-5cm。
本实用新型中,充气阀(2)通过连接导管2(11)连接在充气气囊(3)上;所述的吸引管(9)设食管导管的连接口(4)和喉罩的连接口(5),吸引管(9)的侧壁上设接头(8),该接头(8)连接麻醉机或者呼吸机螺纹管,接头(8)与麻醉机或者呼吸机螺纹管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所设得可以充气的食管导管(6),使用时可插入食管内,能保证喉罩不会前后移动而堵住声门;食管导管(6)所设的充气气囊(7)可以防止喉罩上下移动,并能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以及防止气体进入胃内,同时还具有胃内吸引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在治疗插管困难的患者时,将前端的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内可以直接通气,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喉罩经临床试用,结果表明,除了一般喉罩的适用 范围,还适合饱胃病人的有关治疗;本新型多功能喉罩较现有技术喉罩使用范围更广,更安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喉罩进行详细的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正或改变,这些修正和改变也将纳入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喉罩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食管导管气囊的充气阀,2是喉罩的充气气囊的充气阀,3是喉罩的充气气囊,4是食管导管的连接口,5是喉罩的连接口,6是食管导管,7是食管导管的气囊,8是接头,9是吸引管,10是连接导管1,11是连接导管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喉罩,包括充气气囊(3)和吸引管(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食管导管(6)和接头(8);所述的食管导管(6)上设气囊(7),该气囊通过充气阀(1)充气,所述的充气气囊(3)连接充气阀(2),所述的吸引管(9)设食管导管的连接口(4)和喉罩的连接口(5);所述的接头(8)设在吸引管(9)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1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式人工呼吸器
- 下一篇:手背输液固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