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的全封闭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80605.8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2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益丰;何思源;黄景贤;符敏利;陈致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接 冷却 定子 铁心 表面 封闭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指一种可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的全封闭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的内热交换直接影响电机的性能,不良的冷却效果将加速绝缘系统老化,最终导致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目前电机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和液体冷却两种,其中液体冷却的方式适应范围广,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冷却效果好,但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一般来说,传统的中小型电机通常采用风冷的冷却方式,冷却空气进入电机内部,再通过吹拂机座表面带走定子传递给机座的热量,这种方式能带走较多的热量,但是由于空气直接进入电机内部,空气中所挟带的水份、灰尘和其它污染物将对电机造成一定的损害。另外,电机运行过程中,定子槽内线圈产生的热量占所有发热量的很大部份,并且由于槽内空间狭小,这部分热量仅能通过定子铁心轭部再传导给机座,最后通过冷却空气吹拂机座表面带走热量来达到冷却效果,而为了保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机座通常都必须设计成有足够的壁厚来保证的机座的刚度,这样定子槽内线圈产生的热量通过铁心传导到机座表面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部分热量若不及时传递出去,将会使定子线圈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将加速绝缘老化。由此可见,如果冷却空气能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将缩短定子内部所产生的热量的传递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冷却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电机采用了无机壳的结构,用几块筋板和两端压圈将定子铁心直接焊接在一起,让冷却空气直接通过定子铁心表面,这样是有效地解决了定子铁心表面散热的问题,但是整个电机的定子铁心都裸露在外,对于工作环境差,有较高防护等级要求的电机是不适用的。
因此仍有必要对现有的电机定子铁心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的全封闭风冷型电机不能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而无机壳结构电机能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但防护等级又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使风冷型电机取得很好的冷却效果,同时又具有较高防护等级的可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的全封闭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思路如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电机的冷却风道包含在电机全封闭的外壳内,同时通过使定子铁心外表面成为组成冷却风道的一部份,来达到使冷却空气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的效果。
其技术实施方案如下:一种直接冷却定子铁心表面的机座外壳全封闭的电机定子,在定子机座以及两端压圈及出风端端盖上设有冷却风道,所述的冷却风道在定子上是由外筒内的筋条与筋条之间的槽,在两端压圈和出风端端盖上为与定子上筋条与筋条之间的槽相对应的孔;定子通过一定数量的筋与两端压圈共同组成电机机座笼型,筋的高度即冷却风道的最大高度,定子筋的内表面与定子铁心外表面直接配合,定子铁心可通过较大过盈量或是采用弧键与机座笼型固定在一起,同时可采用紧定螺钉防止定子铁心在圆周方向上的转动。在定子上除开需裸露在冷却风道内的定子铁心表面部分,用薄板做成内筒在筋的内表面将定子线圈两端端部位置进行遮避,这样在定子装入机座后就只有定子铁心外表面直接裸露在每两根筋之间,并与两端内筒外表面一起形成冷却风道下表面。筋的外表面全部包裹在薄板围成的外筒内,外筒的内表面同时形成冷却风道的内表面,这样整个电机的定子部分完全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电机与外界完全封闭,可达到较高的防护等级,但定子铁心外表面裸露在冷却介质通道里,能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并且这种结构制造工艺性良好,能节约单台生产成本,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冷却风道模型沿电机轴向剖切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机的结构及冷却风路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带通风孔的前压圈;2、筋条;3、前内筒;4、外筒;
5、后内筒;6、带通风孔的后压圈;7、风罩;8、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给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及一个具体实施例电机的结构及冷却风路示意图。
如附图1、2所示,带通风孔的前压圈1和带通风孔的后压圈6之间通过6-8根筋条2用焊接的方法可靠连结成一个笼型的机座框架,压圈1和6的通风孔与筋条2的数量相对应,筋条2与压圈1和6的焊接位置应避开通风孔的位置。构成电机机座的主要支撑部分的筋条2同时构成电机的冷却风道。筋条2的形状和数量可根据不同的实施电机的运行要求及安装要求,设计成不同。筋条2在圆周方向上也可以不采用均布的排列方式,但必须满足机座的承重要求,并能保证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806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流体输送泵的承压电机
- 下一篇:配电系统智能监控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