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8738.1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广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H01H13/02;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264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富足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人们对手机性能、结构和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手机厂商想出各种方式来生产具有个性化的手机,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近些年一些手机厂商提出了触摸式按键、内嵌式按键和拨动式按键等各种个性按键结构,但是这些按键结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按键触摸感差,反映不良;
2.按键的强度不够,按键与电路板的连接件容易折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按键结构,其能够实现键感好、强度大的手机按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手机按键结构,包括:
面板,具有独立的控制区域;
多个控制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区域对应;
固定条带,位于控制按钮之上,所述控制按钮依靠所述固定条带粘接在所述控制区域上;
热熔柱,位于面板下表面的周缘上;
键盘固定柱,位于手机前壳的周缘上;
所述面板通过所述热熔柱固定到手机前壳上;
其中,用户按压所述控制按钮,导致面板产生形变,触及PCB电路板发出控制命令。
所述手机按键结构,还包括:橡胶层,位于所述面板下。
所述控制按钮的中心到边缘的距离为4.9mm。
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0.6mm<C<1.2mm。
所述面板的运动空间的计算公式为D>0.3I/A,I值为外观按键长度数值,A为控制按钮的中心到边缘的距离。
所述面板的运动空间为0.7mm。
所述面板的厚度为0.6-0.7mm。
所述控制按钮与周边结构件的间隙为0.3mm。
所述热熔柱的高度为0.8mm。
所述热熔柱的直径为0.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按键结构,改善内部结构布局,增强按键强度,使用户在按键时的键感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的部件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手机前壳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沿B-B线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的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按键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按键结构通过改变按键面积、面板厚度以及按键与边缘的间隙等因素,实现键感好、强度大的手机按键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的部件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中手机前壳的正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手机按键结构,包括:面板1、多个控制按钮2、固定条带3、热熔柱4、键盘固定柱5、手机前壳6、键盘7和PCB电路板8,其中:
面板1,具有独立的控制区域11;
多个控制按钮2,分别与所述控制区域11对应;所述控制区域位于键盘7上,与键盘7的控制按钮部分重叠;
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按钮并不包括数字键盘上的数字按钮。
固定条带3,位于控制按钮2之上,所述控制按钮2依靠所述固定条带3粘接在所述控制区域11上;
热熔柱4,位于面板1下表面的的周缘上;
键盘固定柱5,位于手机前壳6的周缘上;
所述面板1通过所述热熔柱4固定到手机前壳6上;
其中,用户按压所述控制按钮2,导致面板1产生形变,触及相应键盘7,进而触及PCB电路板8以发出控制命令。
图3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沿A-A线的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手机按键结构沿B-B线的剖面图,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键盘7,包括:橡胶层9,位于所述键盘7下面。
较佳地,由于控制按钮的中心到边缘的距离越远,面板(Deco_Front)越容易变形,键感就越好,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设计A=4.9mm。
较佳地,由于橡胶层(Rubber)的动作高度越小,键感数值越大,但太小键感发硬,标准0.6mm<厚度C<1.2mm,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设计C=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8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驱动自带电荷薄膜喇叭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