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驴头抽油机更换后吊绳调整拉力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8105.0 | 申请日: | 201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7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胜;孙雨飞;王晓明;杨军营;商立巍;高亚全;刘洪俊;胡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继胜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米万泽 |
地址: | 163714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驴头 抽油机 更换 吊绳 调整 拉力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上所用的一种辅助设备,具体的说是双驴头抽油机更换后吊绳调整拉力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上双驴头式抽油机是常用的抽油设备,由于井深、含腊高含沙井下负荷重、吊绳质量等因素,双驴头抽油机的后吊绳经常被磨损或拉断,因此必需经常更换后吊绳。目前更换后吊绳只能用倒链进行操作,因为倒链是一种软连接工具,使用时不安全,同时,需两人以上才能进行操作,又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更换双驴头抽油机后吊绳所用的工具不安全、浪费人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驴头抽油机更换后吊绳调整拉力器,该双驴头抽油机更换后吊绳调整拉力器具有操作安全、节省人力、提高更换后吊绳的效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驴头抽油机更换后吊绳调整拉力器,包括外管,所述的外管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吊钩及L形的卡板,且外管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所述的外管中部侧壁上有转孔,转孔内置有转杆。
所述的外管两端的螺纹为梯形螺纹。
所述的卡板与外管垂直的方向有若干个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外管两端螺纹连接卡板、吊钩,且螺纹旋向相反,卡板及吊钩的另一端分别钩在横梁及后驴头上,这样,通过转动外管即可将横梁及后驴头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行更换后吊绳。该拉力器的优点在于:一个人即可操作,节省了人力;与现有的倒链相比,节省时间;使横梁与后驴头之间的连接为硬连接,避免了用力不当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板,2-卡板螺纹,3-外管,4-转孔,5-转杆,6-吊钩螺纹,7-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双驴头抽油机更换后吊绳调整拉力器,包括外管3,所述的外管3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卡板1、吊钩6,卡板1呈L形,其长边与外管3螺纹连接,短边可以卡在抽油机后驴头上,为了使其更可靠,可以在其短边上设有若干个凹槽,即与外管3垂直的边上在外管3同一侧有凹槽,操作时根据具体情况将后驴头卡在卡板1不同的槽中。外管3两端的螺纹最好是内螺纹,相对应的卡板螺纹2及吊钩螺纹6则为外螺纹,所述的外管3两端的螺纹旋向要求相反,保证外管3转动时卡板1和吊钩6同时向外伸出或向内缩进。为了保证该拉力器的整体强度,所述的外管3两端的螺纹为梯形螺纹,相对应的卡板螺纹2及吊钩螺纹6也为梯形螺纹。为了使外管3转动方便,所述的外管3中部侧壁上有转孔4,转孔4内置有转杆5,转杆5不使用时可以取下,节省空间,方便携带;或者将转杆5直接焊接在外管3上,通过转动轩杆5使外管3转动。
当抽油机后吊绳由于长时间运行磨损而需要更换时,先将拉力器伸长,将该拉力器的卡板1挂在抽油机后驴头的侧孔上上,使卡板1上的凹槽卡住后驴头,避免脱落,再将另一端的吊钩7挂在横梁的吊环上,然后一个人在一旁监护,另一人将转杆5插入转孔4,扳动转杆5使外管3转动,缩紧卡板1及吊钩7,使横梁与后驴头之间的距离变小,后吊绳放松,即可以更换后吊绳。该拉力器使用时,只需一个人即可操作,节省人力,并且将垂直的拉力转换为横向转动的力,省力;同时,由于它实现了横梁与后驴头之间的硬连接,避免发生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胜,未经刘继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8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