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8077.2 | 申请日: | 2010-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9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域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H02J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林俭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助力 电动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电动自行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充电、点烟功能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的概念逐渐的深入民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助力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作为近距离旅行的交通工具。同时,随着手机及相关的数码产品普及,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们骑行外出旅行时都会带上手机、相机、摄像机等通讯产品和数码产品。
然而,众所周知,现在的通讯产品或数码产品的电池并不是很理想,一般待机时间不长,甚至有时通话一次就要充电、拍相片或摄像时用不了多久就会提示电量不足,给使用者出行及旅游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一些吸烟人士总是喜欢一边骑行一边点烟,可是在骑行中受到风力的影响总是不容易点燃,而且对骑行者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骑行或旅行过程中经常弄丢打火机且在高温下携带容易产生爆炸,伤及携带者,极其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外提供充电电源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点烟功能的助力、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电池;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与所述电池连接并对电压进行调整的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的接口电路、以及与所述接口电路连接的 充电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中,所述充电接口包括手机充电接口、相机充电接口和笔记本充电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中,所述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点烟装置;
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供所述点烟装置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与所述点烟装置电连接的弹性触片;所述弹性触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中,所述点烟装置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与所述弹性触片导电连接的膨胀开关、以及与所述膨胀开关电连接的发热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器外壳;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接口电路和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外壳上,并所述充电外壳还设有插入所述插孔、并与所述弹性触片电连接的触点;所述触点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中,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接口电路和充电接口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并且所述充电接口为伸缩充电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中,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容纳空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助力、电动自行车上设置充电装置,利用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电源对外提供充电电源,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可以通过充电接口接入进行充电,充分利用了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电源,提高了助力、电动自行车的利用率。
另外,点烟装置可以利用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电源进行加热,来完成点烟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打火机等的缺陷,具有使用安全、可靠、降低风险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助力、电动自行车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车体10、安装在车体10上的电池11、以及与电池11电连接的充电装置20。该车体10包括车架、车轮、控制系统等,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助力、电动自行车。电池11安装在车体10的车架上,为助力、电动自行车提供电源,可以选用现有技术的各种充电电池11。
该充电装置20设置在车体10的车架的适当位置处,以方便骑车者使用为宜。可以理解的,在车体10上还可以设置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连接充电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8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