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纳式节能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7741.1 | 申请日: | 2010-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韦守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守先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纳 节能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纳式节能消声器,属于汽车消声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功率与进气(混合气)的充足,排气(废气)干净有关,内燃机每完成一次冲程就作功,同时也排出具有污染物的废气,另有一部分余能随同矢出,由于内燃机的连续性冲程也产生了高频冲击波,形成了噪音,消声器的作用是担负着能量和冲击波传播的改变。
现有的消声器(见图1),主要由进气接头(1),进气横头板(2),进气管支撑板(3),进气管(4),消声器外筒(5),排气管支撑板(6),排气管(7),排气横头板(8),排气接头(9)等件组成;进气管(4)的左部,长约130mm,并不开孔,而右部长约220mm有210个孔(10),排气管(7)的右部长约130mm,管上有140孔(11),左部长270mm处有280个孔(12),中部长约280mm不开扎,排气管支撑板(6)半边上也不开通孔,可以与进气管(4)的右部相对应,以便接受由进气管(4)传来的高频冲击波,一部分声波和能量受到支撑板(6)的障碍,由入射产生反射和折射,以阻滞声波和能量的传播与矢放,由此产生波线改变,同时使质点发生强烈振动,进气管(4)右部的孔(10)在接受衍射过程中,使波线又以入射形式在排气管(7)中部产生反射和折射,使波线再次改变,而质点也产生强烈振动,由此可见这种结构使振动较强,噪音也较大;进气管(4)和排气管(7)均有一段不开孔,由于气体的层流作用,带有很大的粘滞性,因此废气并不能顺利地进入与排出,排气管(7)的孔径较小,也影响废气的渗流速度,而且排气管(7)中段不开孔,也对废气在管内流动中起到阻滞作用,排气接头口径小于进气管(4)的口径,也影响了废气排出量和排出速度,由于上述原因,也使功率下降,而且废气排出不畅,余热散失少,内部压力升高,使排气机件运转不自如,使机件硬度下降,降低其耐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吸纳式节能消声器,它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进气管和排气管都是由内层管和外层管组合的夹层中空结构,两端空隙封固,进排气管分别与外筒长度成黄金比,进气、排气的横头板对外筒长度以及响头外层的直径与外层的高度,均成黄金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纳式节能消声器,其外筒(25)左端装有进气横头板(21),该横头板的孔中装有进气管,进气管是由内层管(26)和外层管(27)组合成的夹层中空结构,其两端空隙封固,进气管位于外筒(25)内的上部位置,外筒(25)内又并列一排气管,排气管是由内层管(28)和外层管(29)组成的夹层中空结构,夹层两端空隙封固,响头(24)位于外筒(25)右下侧,与排气管对齐,响头(24)也是由内层(30)和外层(31)组合成的夹层结构,夹层的一端空隙封固,另一端有间隔(32),进气管和排气管的内层管(26)(28)分布孔(33)(34),外层管(27)(29)的分布孔(34)(33)。
与现有技术相比,吸纳式节能消声器的结构具下列优点:
1、进、排气管均为内外层组合的夹层中空结构,采用双重吸纳方式,符合惠更斯的波迭加和横向干涉的原理,使振动小,噪音也低。
2、使渗流速度和排出速度通顺无阻,排气干净,可提高功率;
3、由于热源差增大,使排气机件硬度不变,提高耐磨性;
4、排出的废气,污染较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消声器的示意图;
图2吸纳式消声器的示意图;
图3吸纳式消声器的外形立体图;
图4是图3的C向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3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守先,未经韦守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7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