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检测位置深度距离的综合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77380.0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4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明;岑祥荣;周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特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 地址: | 526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位置 深度 距离 综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综合检具,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检测位置深度距离的综合检具。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款汽车工件,该汽车工件五个端面上的多个孔(Φ6~Φ101)需要检测孔位置度,特别是其中右端面、左端面和上端面三个端面上,有部分孔需要检测其相对某个基准孔的距离。目前,该产品年产量大,生产现场检测频次高,按传统检测方式,一般采用三坐标方式进行测量,三坐标方式虽然精度高,但检测速度慢,且无法进行模拟装配,容易对部分尺寸轻微超差而装配合格的产品判断为不合格,同时三坐标方式价格高昂,无法满足生产现场大批量的检测需求,成本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精度高、效率高、能满足生产现场大批量检测要求的可检测位置深度距离的综合检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检测位置深度距离的综合检具,包括有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定位基座,定位基座设置有若干个与待测工件对应配合的面模板,定位基座和面模板分别设置有与待测工件测量孔对应配合的导向孔;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孔位置度检具和孔位置深度距离检具。
进一步,所述定位基座上设置有圆销定位结构和棱销定位结构,圆销定位结构和棱销定位结构对角设置,及圆销定位结构包括有使用配合的圆柱定位销和第一快换夹,棱销定位结构包括有使用配合的棱柱定位销和第二快换夹。
进一步,所述孔位置度检具包括有测量杆和测量杆座,其中,测量杆与待测工件测量孔适应配合且非使用状态时安设于测量杆座内,测量杆座设置于工作台上前方。
进一步,所述孔位置度深度距离检具包括有对应配合的深度测量部件和校对部件,深度测量部件和校对部件设置于工作台上端侧。
进一步,所述深度测量部件包括有:-主体支座,其设置有贯穿相对两端侧的直线孔道,直线孔道内装设有配合使用的测量滑杆和复位弹簧,测量滑杆外端部伸出直线孔道外部,内端部与复位弹簧顶抵接触配合;-数显百分表,通过表体支座与主体支座固定连接,其触头内置于主体支座的直线孔道且与测量滑杆的内端部顶抵接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穿套于测量滑杆和数显百分表触头的外部,并分别与测量滑杆和表体支座顶抵接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校对部件设置有与测量滑杆使用配合的校对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满足生产现场大批量的检测要求;
2、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益;
3、能够模拟装配,提高了成品率。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孔位置度深度距离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测量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检测位置深度距离的综合检具,包括有一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定位基座2、孔位置度检具3和孔位置深度距离检具4。
上述定位基座2设置有与待测工件的右端面、左端面和上端面对应配合的第一面模板21、第二面模板22和第三面模板23,定位基座1和每一面模板21、22、23分别设置有与待测工件测量孔对应配合的导向孔。进一步,所述定位基座1上设置有圆销定位结构和棱销定位结构,圆销定位结构和棱销定位结构对角设置,及圆销定位结构包括有使用配合的圆柱定位销241和第一快换夹242,棱销定位结构包括有使用配合的棱柱定位销243和第二快换夹244。
上述孔位置度检具3包括有测量杆31和测量杆座32,其中,测量杆31与待测工件测量孔适应配合且非使用状态时安设于测量杆座32内,测量杆座32设置于工作台1上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特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特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7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步无线网络中的长期干扰减轻
- 下一篇:新型防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