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保持合理脱绒间距的棉籽脱绒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6919.0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洪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1/02 | 分类号: | D01B1/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4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合理 间距 棉籽 脱绒机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可保持合理脱绒间距的棉籽脱绒机属于油脂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棉籽榨油的专用棉籽脱绒机械。
二、背景技术:压榨棉籽油事先要将棉籽上附着的短绒脱去,专利号为200420008364.6,发明名称为“立式棉籽脱绒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缺陷如下:
①竖向装设的钢丝刷辊重量达500公斤之多,其轴下部装设的UC314型轴承其承重能力差,由于不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压力,损坏率高;一旦损坏,轴承内套随钢丝刷辊向下位移,致使钢丝刷与网筒底部的密封环相摩擦,钢丝刷被拉成深浅不一的水平向槽沟,失去刷绒作用,价值万元的刷辊由此报废,使得生产成本增加;另外钢丝刷辊轴外端部通过键连装的皮带轮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加上自身重力作用,易使连接处松动,键槽变形,皮带轮及皮带频繁脱落,易造成工伤事故。
②在旋转脱绒的过程中,由于棉籽及其混入的石块等异物的磨损,钢丝刷被日渐磨短,其与套在钢丝刷辊外的圆柱形网筒之间的合理间距增大,渐渐失去脱绒作用,造成钢丝刷辊过早报废。
③换装新的钢丝刷辊要经过解除连接,切割开网筒与机架的连接、吊装钢丝刷辊、重新焊连网筒等工序,十分麻烦,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快速换装不同直径网筒,结构合理,易于维修,可保持合理脱绒间距的棉籽脱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可保持合理脱绒间距的棉籽脱绒机由门式机架、竖向装设在机架上的钢丝刷辊、包合在钢丝刷辊外的两个半圆形网筒、以及装套在刷辊轴下部的端面推力轴承和内球面万向轴承为主要组成。机架的上水平架上装设有外球面万向轴承,刷辊轴上端自该轴承穿出;上水平架下方的刷辊轴上自上而下依次装设有螺帽、压盘、锥筒;机架的下水平架上、下端面分别装设有端面推力轴承、内球面万向轴承,刷辊轴穿过该二轴承。自内球面万向轴承下端面下方始,刷辊轴为渐次变细的锥形,刷辊轴上装套有锥套,内球面万向轴承装套其外,在该轴承下方的锥形刷辊轴下部开有键槽,通过键连装有带锥形孔的皮带轮。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即可随着钢丝刷的磨短快速换装不同直径的网筒,始终保持钢丝刷辊与网筒之间的合理间距,装卸便捷,省工省时,钢丝刷辊利用率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可保持合理脱绒间距的棉籽脱绒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锥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网筒与机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例:1、外球面万向轴承,2、螺帽,3、压盘,4、锥筒,5、刷辊轴,6、 机架,7、钢丝刷辊,8、网筒,9、网筒底板,10、端面推力轴承,11、内球面万向轴承,12、锥套,13、皮带轮,14、键,15、狭口,16、锁片,17、锁紧螺帽,18、缺口,19、锁舌,20、连接耳,21、螺孔,22、筒耳。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可保持合理脱绒间距的棉籽脱绒机由门式机架6、竖向装设在机架6上的钢丝刷辊7、包含在钢丝刷辊7外的两个半圆形网筒8、以及装套在刷辊轴5下部的51320型端面推力轴承10和22318CAK型内球面万向轴承11为主要组成。机架6的上水平架上装设有UC314型外球面万向轴承1,刷辊轴5上端自外球面万向轴承1穿出。机架6的上水平架下方的刷辊轴5上自上而下依次装设有螺帽2、压盘3、锥筒4;机架6的下水平架上、下端面分别装设有端面推力轴承10、内球面万向轴承11,刷辊轴5穿过该二轴承。自内球面万向轴承11下端面下方始,刷辊轴5为渐次变细的锥形,刷辊轴5上装套有锥套12,内球面万向轴承11装套其外。锥套12为两端敞口,外形为倒圆台,内孔为圆柱形,其壁上开有竖向狭口15,套有锁片16,小头端开有外丝扣,上有锁紧螺帽17,其外缘间隔开有凹形缺口18。锁片16为环形,内、外缘上间隔连有凸形锁舌19。将锥套12套在刷辊轴5上后,再在其上套装上内球面万向轴承11,然后将锁片16套在锥套12上,将锁片16内缘上的锁舌19卡在狭口15内,再在刷辊轴5上套装并旋紧锁紧螺帽17,最后将锁片16外缘上的锁舌19卡在缺口18内,实现刷辊轴5与内球面万向轴承11的紧配合。在内球面万向轴承11下方的锥形刷辊轴5下部开有键槽,通过键14连装有带锥形孔的皮带轮13。在竖向机架6上连装有连接耳20,其上开有一排竖向螺孔21,在每个半圆形网筒8的直径两端连装有筒耳22,其上亦开有一排竖向螺孔21。连接耳20被两筒耳22夹持其间,在螺孔21内穿入螺杆,将三者连接。
事先制作出不同直径的网筒8,当钢丝刷辊7的钢丝刷被磨损变短,其与网筒8的间距无法正常脱绒时,拆下螺杆,取下网筒8,更换上较小直径的网筒8,再用螺杆使筒耳22与连接耳20相连,网筒8直径越小,其筒耳22的宽度相应越宽,以便其上的螺孔能与连接耳20上的螺孔位置对应,穿入螺杆。如此即可一次次快速更换直径渐次变小的网筒8,使之与钢丝刷辊7的钢丝刷始终保持合理的脱绒间距,延长钢丝刷辊7的使用寿命。由于端面推力轴承10为承压轴承,能承受重量达500公斤之多的钢丝刷辊7的高速旋动和重压而长期正常工作。外球面万向轴承1和内球面万向轴承11的配合使用,使得两轴承能够始终自行保持旋转平面平行,同轴同心,以上结构特征保证了本机可长期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9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