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276552.2 | 申请日: | 201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0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泉;孙国青;叶建胜;甄华霞;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 地址: | 1015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干式高 阻燃 性馈温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方式以快速、大运量、污染小、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城市交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铁成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主要方式,成为了解决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交通矛盾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满足了城市化的交通需要。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客流密集,再加上地铁深埋地下,环境封闭,客流疏散受限制,所以在地铁运营中,地铁火灾不容忽视。目前地铁建设和运营中也注重了地下通风设施和紧急疏散客流通道的建设,但是重大火灾的预警系统在监控过程中还是无法达到完全实时准确的地步,这给重大火灾发生后的救援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对社会经济的危害可想而知。当火灾发生时,传统的通信光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提供高阻燃性的光缆刻不容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地铁建设和运营中当火灾发生时,传统的通信光缆根本无法正常工作;重大火灾的预警系统在监控过程中还是无法达到完全实时准确的地步,这给重大火灾发生后的救援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该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包括:光纤、包裹在光纤上的阻水物、松套管、中心加强件、阻水纱、包带层、皱纹钢带、加强层以及外护套层;其特征在于:在光纤1外面包裹一层阻水物2、松套管3套在光纤束外面、包带层6的中心设置中心加强件4、中心加强件4周围分布松套管3和填充绳10,在每两根松套管3和填充绳10与包带层6之间的空隙中填充阻水纱5;、包带层6外面依次包裹为皱纹钢带7、加强层8和外护套层9。
所述光纤为弯曲不敏感光纤,其结构为全干式直放缆芯。
所述阻水物为两根螺旋式绞在光纤上的超细阻水丝。
所述加强层为高强度自阻燃纤维。
所述包带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带。
所述中心加强件为高强度阻水棒。
所述皱纹钢带为0.3mm厚度的经轧纹的双面涂塑钢带。
所述外护套层为高阻燃PVC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松套管和阻水物为两根呈螺旋式绞的超细阻水丝代替原来的纤膏,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光缆成本,并且不影响通信质量。另外通过三层阻燃层,提高了光缆的阻燃性能,使光缆在高温环境下,保证正常的通信质量,同时发挥其反馈温度的功效,可在隧道、油田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光纤;2-阻水物;3-松套管;4-中心加强件;5-阻水纱;6-包带层;7-皱纹钢带;8-加强层;9-外护套层;10--填充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说明。图1所示为全干式高阻燃性馈温光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由内到外在光纤1外面包裹一层阻水物2、松套管3套在光纤束外面、包带层6的中心设置中心加强件4、中心加强件4周围分布松套管3和填充绳10,在每两根松套管3和填充绳10与包带层6之间的空隙中填充阻水纱5;、包带层6外面依次包裹为皱纹钢带7、加强层8和外护套层9。
上述光纤1为弯曲不敏感光纤,其结构为全干式直放缆芯。松套管3为普通PBT料;中心加强件4为高强度阻水棒;包带层6为低烟无卤阻燃带;加强层8,其为高强度自阻燃纤维;外护套层9为高阻燃PVC料;所述皱纹钢带为0.3mm厚度的经轧纹的双面涂塑钢带。
本实用新型的导体采用全干式缆芯,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光缆成本,同时不影响通信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采用了弯曲不敏感光纤,避免干式缆芯造成光纤弯曲的负面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阻水物采用的是两根螺旋式均匀节距绞绕在光纤上,外套松套管起到阻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包带层采用的是低烟无卤阻燃带,提高了光缆的阻燃性;本实用新型的加强层采用的是高强度自阻燃纤维,既提高了光缆的拉伸性能,有提高了光缆的阻燃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外护层采用的是高阻燃PVC,提高了光缆的阻燃性和耐环境能力,光缆可用于隧道、油田等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