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吸真空台面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76276.X | 申请日: | 201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力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毛依星 |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真空 台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PCB)自动光学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涉及这种光学检测装置的吸真空台面。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真空台面或者使用销钉固定扫描对象,取放不便,而且对扫描对象有要求,必须钻限定尺寸的孔,这样增加了工序与成本。另一种现有台面采用吸真空方式,但是台面设计不合理,较易在某些较薄较软的印刷电路板上留下痕迹,适用范围不广,而且多半没有校正条设计。
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可以自动吸真空,对象适用广泛,并且多功能的扫描台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台面不足,提供一种对象适用广泛,不会影响被测印刷电路板质量的自动吸真空台面。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吸真空台面,主体为由六面围成的中空方形体,六面之间密封连接,方形体的顶面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在凹槽内间隔设有贯穿顶面的通孔;在主体的底面设有吸真空管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面上表面的凹槽和凹槽内的通孔实现吸真空功能。当印刷电路板放在自动吸真空台面上时,外设的真空泵通过吸真空管接口抽真空,凹槽作为真空气流通道,形成负压,吸附印刷电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圆形凹槽,在每个圆形凹槽槽底设有一个所述通孔,所述通孔提供形成真空的气流,同时真空气流又由环形槽均匀分散,吸附扫描对象。这样避免了单点真空强,其他地方真空弱的不一致的缺陷,避免局部吸力过大损害扫描对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分布均匀的正圆形环形槽,相邻行列之间错位排布,这样可以保证分布尽量多的正圆环形槽;在上表面的四边侧,正圆形环形槽之间的空缺部位分别设有椭圆形槽,来契合边缘位置来保证更多的凹槽分布。例如,在台面左右两侧各有七个椭圆形槽,台面上侧分布十一个椭圆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正十字形,在十字交叉处的槽底设有所述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上表面均匀分布的正十字形矩阵槽,相邻行列之间错位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真空管接口设在底面的中前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表面的侧端设有校正条,以节省整个系统空间,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动吸真空正面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自动吸真空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圆形凹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通孔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十字形凹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吸真空台面100,主体10为由六面围成的中空方形体,六面之间密封连接。顶面的上表面1设有由10×14个正圆形凹槽2.0组成的凹槽矩阵,相邻行列之间正圆形凹槽2.0错位排布,这样可以保证分布尽量多的正圆环形槽;在上表面的四边侧,正圆形凹槽2.0之间的空缺部位分别设有椭圆形槽2.1,来契合边缘位置来保证更多的凹槽分布。 在台面左右两侧各有七个椭圆形槽2.1,台面上侧分布十一个椭圆形槽2.1。在主体1的底面设有吸真空管接口5。台面上端和左端分布有校正条4,用于扫板之前系统自我校正。
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正圆形环形凹槽2的槽底设有一个通孔6提供形成真空的气流,真空气流在环形槽上表面均匀分散,吸附扫描对象,避免局部吸力过大损害扫描对象。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自动吸真空台面结构和上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上表面中间分布的凹槽为正十字形凹槽2.2,在十字交叉处设有通孔5,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力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力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