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液压行走减速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276252.4 | 申请日: | 201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甫;黄国忠;李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军联机械电子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46 | 分类号: | F16H1/46;B66C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 地址: | 31125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行走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液压行星传动行走减速机,尤其是一种主要用于50~55吨、75~80吨、100~120吨、150~160吨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传动车辆中执行行走性能的多级行星传动减速的静液压行星传动行走减速机。
背景技术
国内履带起重机用的行走行星减速机绝大部分都采用国外进口的行走减速机,虽然国内有少数厂家生产同类产品,但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不足:
1、多数为二级传动,速比小,不能满足大速比需求;
2、行星架在结构上多数采用单臂式传动盘与行星轮轴分体,造成总体刚性差;
3、行星齿轮传动中,采用太阳轮浮动的均载结构,均载效果差,工作平稳性差;
4、主要传递扭力的太阳轮、行星轮采用20CrMnTi常用齿轮材料,对要求输出扭矩80000Nm的行走减速机易失效;
5、行星架采用40Cr材料,未经表面硬化处理,强度不足易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主要是由高转速、低扭矩的液压马达作为动力输入,通过三级行星齿轮传动减速,以获得大速比、大扭矩输出的静液压行走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主要由固定座组件、浮动油封、轴承、制动器部件、锁紧螺母、II级和III级内齿圈、I~III级行星架组件、I~III级太阳轮、I级内齿圈、连接螺栓、连接法兰所构成;所述的固定座组件内安装有用作动力输入的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花键轴通过所述制动器部件内的连接套,并依次通过I~III级太阳轮、I~III级行星架组件与所述I级内齿圈、II级和III级内齿圈和用作低速大扭矩输出用的连接法兰连接。
所述的制动器部件为一种由弹簧制动液压松开的弹簧多片式停车制动器部件。
本发明为50~55吨、75~80吨、100~120吨、150~160吨级的履带起重机、履带式传动车辆中提供一款输出扭矩大、速比大、三级行星齿轮传动减速的行走减速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性能先进、达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性价 比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显著优势,最终实现替代国外进口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固定座组件1、浮动油封2、轴承3、制动器部件4、锁紧螺母5、II级和III级内齿圈6、I~III级行星架组件7、I~III级太阳轮8、I级内齿圈9、连接螺栓10、连接法兰11所构成;所述的固定座1内安装有用作动力输入的液压马达,该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花键轴通过所述制动器部件4内的联结套,依次通过I~III级太阳轮8、I~III级行星架组件7与所述I级内齿圈9、II级和III级内齿圈6和用作低速大扭矩输出用的连接法兰11连接。在连接法兰11上装上链轮、链板、履带使起重机作行走运动。
行走减速机中装有由弹簧制动液压松开的弹簧多片式停车制动器部件4,确保起重机行走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行走减速机的大速比、大扭矩输出,总体技术方案设计性能参数:输入扭矩502~887Nm,输出扭矩80000~279000Nm,输入转速2040~3280r/min,输出转速9~11r/min,减速比185.4~365;为此采用三级行星齿轮传动设计。
为实现提高减速机中行星架总体刚性,在技术方案中对行走减速机的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设计成传动盘与行星轮轴的3轴、5轴连体结构,以增强行星齿轮传动刚性。
为实现提高行星齿轮传动的均载效果和工作平稳性,在技术方案中设计成太阳轮和行星架同时浮动结构。
为实现提高行星传动齿轮强度,适应减速机大扭矩输出的性能要求,在技术方案中对太阳轮、行星轮采用17CrNiMo6新齿轮材料并经热处理渗碳淬火以获得高硬度齿面,提高齿轮强度和寿命。
为实现提高行星架、内齿圈强度,在技术方案中采用42CrMo优质材料并经热处理调质和离子渗氮处理,以提高齿轮表面硬度、耐磨性、抗胶合性能、疲劳强度及抗腐蚀能力。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军联机械电子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军联机械电子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6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单向离合器的DCT
- 下一篇:动力总成悬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