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仪表模拟在线检测培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5864.1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峰;李德家;郑运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仪表 模拟 在线 检测 培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仪表模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仪表模拟在线检测的调试技术培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的广泛应用,自动化仪表的不断更新,自动化仪表的调试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作为自动化仪表的调试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新的现场调试技术。目前,企业对调试人员调试技能的培训主要是通过现场的实际工作来完成的。这种方式直接、有效,但由于企业的施工生产周期普遍较长,培训周期长;同时由于不同的企业所涉及到的自动化仪表数量、种类都不同,调试仪表和调试方法也不尽相同,调试人员很难全面掌握自动化仪表的系统调试技术。目前市场上有类似的仪表培训装置,虽然也能满足部分培训的功能,但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一是装置内部的设备固化,难于更新;二是市售的设备大部分偏重于仪表的理论讲解,不能体现现场控制的实际情况,与现场调试脱节,不能完全满足培训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仪表模拟在线检测的调试技术培训装置,能实现对学员理论知识和实际调试技术的培训;通过软件模拟现场不同的控制工况,使学员对现场的工艺控制有感性的认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平台、校验台、操作面板、手操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水箱、储水箱、复合水箱、变送器、流量计、电动调节阀、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手动阀门至第十一手动阀门、控制柜、截流孔板、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软管、水管等。
平台为开放式框架结构,分上下两层。水箱和复合水箱置于平台的上层。水箱上开有三个液位检测孔,安装有测量液位的变送器,分别是电容变送器、扩散硅变送器和第一差压变送器。复合水箱的两个隔离水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可以是PT100热电阻和Cu50热电阻,或是K及S分度热电偶,便于比较各种传感器的使用范围、测量精度等。平台的底层装配有储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电动调节阀、截流孔板、第二差压变送器、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以及压力变送器等。校验台设置在平台右上方,控制柜位于平台右侧,操作面板位于平台右侧左上角,手操器安装在平台的前方。
储水箱通过水管分别与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连接,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分别通过水管与第一逆止阀、第二逆止阀连接后并与电动调节阀一端相连。电动调节阀另一端通过水管、第六手动阀与截流孔板相通,截流孔板的取压口分别通过水管、第二手动阀、第三手动阀与第二差压变送器相连。电动调节阀另一端还通过水管、第七手动阀与涡轮流量计相连。截流孔板和涡轮流量计的另一端与电磁流量计相连,电磁流量计与压力变送器相通。压力变送器另一端分别通过水管、第八手动阀与水箱相通,通过水管、第九手动阀、第十手动阀与复合水箱的两个隔离水箱相通。水箱的底部通过第一手动阀与储水箱相通,复合水箱的两个隔离水箱分别通过第四手动阀、第五手动阀与储水箱C2相通,形成循环的系统。
电磁流量计和涡轮流量计通过软管和快速接头与水管连接,便于快速更换不同的流量计,掌握不同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复合水箱的两个隔离水箱之间设有第十一手动阀,可以通过第十一手动阀1实现互通。这样复合水箱的两个隔离水箱即可以单独加热,也可以连通一起加热。
平台的底部装有万向轮,便于移位,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将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的自动化仪表进行有效集成,减少公用设备投入;2、高仿真地模拟现场实时工况,提高自动化仪表的调试技术人员在动态条件下调校自动化仪表的能力;3、可根据培训需要,快速更换传感元件,扩充自动化仪表的调试技术人员的知识面;4、用水作为系统介质,干净卫生,无污染;5、结合外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试验项目多样化,同时进行显示、控制、操作、校验、测量等培训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台底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275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